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李健
    2012, 31(06): 1-6,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资本和信息在全球尺度的更快流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重构现象,并促进了各国区域生产空间组织出现变化,学者开始重新定位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世界城市并提出全球城市—区域的概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生产空间结构亦开始出现重构现象,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域初步浮现。在分析全球城市—区域的经济学本质并分析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区域生产网络为实证对象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跨国公司区域生产网络而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是冲破目前行政区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使中国各层级地方经济的发展同全球生产体系相联系,最终推动中国的全球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 区域研究
    王圣云, 马仁锋, 沈玉芳
    2012, 31(06): 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区域发展范式也在不断转向,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范式、伦理公平发展范式和民生福祉发展范式3种区域发展主流范式。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及在国家级省级层面的实施便是当今中国区域发展在此趋势下的理论创新和重要实践。研究认为,区域发展范式转向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3个方面的启示:(1) 主体功能区在理论上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却对人的发展和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等关注程度不够;(2)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方法论上以空间规划为主,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融入民意、赋权于民;(3)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目标取向上重视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但在规划编制及实践中对影响空间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的考虑和研究不足。
  • 区域研究
    郑展鹏
    2012, 31(06): 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区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研究是进一步研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地区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地区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非常大,东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处于绝对优势,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绝对劣势。地区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差异自2000年以来不断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在三大经济区中,西部地区的Theil系数最大,其次是东部、中部地区。地区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组间差异超过组内差异,但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逐渐“趋同”的态势。
  • 区域研究
    施玉, 潘玉君, 童彦
    2012, 31(06): 1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民族自治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就成为我国目前民生问题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购买力平价重新计算了1990—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收入,得到反映居民真实生活水平的综合可支配收入及表示区域差距的变异系数。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区长期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态势,一些民族自治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对此提出了提高民族自治区居民的收入、改善实际生活水平、缩小与全国和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调控对策。
  • 区域研究
    胡晓辉, 杜德斌, 龚利
    2012, 31(06): 2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社会网络方法和动态演化的视角,对1991—2010年长三角16个地区间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的空间特征进行考察,剖析了各时段内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网络节点的空间驱动机制和区域知识合作的空间选择倾向。结果表明: 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演化过程存在空间极化现象,以沪宁为轴线的苏南地区明显优于浙北地区;区域结网的空间驱动方式逐步由沪宁杭为主的大城市驱动向中小城市驱动转变;知识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并将长期存在。地理临近、行政区临近和知识规模临近是影响区际知识合作空间对象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知识规模临近的作用不断增强,而地理临近与行政区临近的作用则不断减弱。
  • 区域研究
    孙才志, 高扬, 韩建
    2012, 31(06): 28-33,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资源、产业、科技与环境4个角度,构建海陆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能力结构关系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山东省的科技支持能力较强,海陆经济发展以科技带动为主,河北省和辽宁省的资源利用能力较高,海陆经济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天津市和山东省的海陆经济属于高程度耦合、高层次的海陆一体化;河北省和辽宁省的海陆经济属于低程度耦合、低层次的海陆一体化。通过分析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自身的海陆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加强各地区海陆经济合作和整个环渤海地区区域间合作的建议。
  • 区域研究
    李豫新, 王睿哲
    2012, 31(06): 3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定了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测定区域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比较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速度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新疆各地州产业结构转换可分为4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外向性是影响新疆地州产业转换的主要因子;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等因素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转换速度与转换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 区域研究
    卢方元, 赵银虎
    2012, 31(06): 40-43,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R&D创新活动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中原经济区创新活动的主要支撑。使用DEA方法对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R&D活动绩效属于落后地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中部六省来看,河南省R&D投入产出的绩效都不理想,表现为DEA无效;总体上,随着各项创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认知程度的提高,河南在R&D活动要素配置和管理水平上有了提升,但由于R&D活动要素素质较低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河南R&D活动总体绩仍效在低位徘徊。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王宜强, 王彬
    2012, 31(06): 4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构城市化发展非农就业响应强度模型和变化轨迹的基础上,应用标准差(δ)、变异系数(V)及比率(Gi)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非农就业响应强度的省内差异,并运用灰色关联度进一步解读出各地区响应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1991—2009年间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非农就业的响应强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从空间差异特征看,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非农就业的响应强度在静态和动态上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全省18个地市明显分异为强响应型、中等响应型以及弱响应型3种类型;从影响机制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城市化发展非农就业响应强度省内差异的主因,全省18个地市可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4种关联模式,明显折射出省内产业发展及其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空间差异,并诠释了区域非农就业增长不均衡的现状问题。
  • 城市研究
    车晓翠, 郭聃, 张平宇
    2012, 31(06): 50-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虚高”现象,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使用均方差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0—2010年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不高,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格局保持稳定。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表现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具有低水平上的一致性;社会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较高,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地理环境差异、区位和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城市化历史基础是吉林省城市化区域分异形成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针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 城市研究
    戴为民, 侍仪, 陈雪梅
    2012, 31(06): 55-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界定空间城市化安全的涵义、构建空间城市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警限标准的基础上,基于1999—2010年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1999—2010年,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由轻微不安全转变为基本安全。虽然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但是规模偏小,仍处于或迫近合理区间;城市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缓慢提高,促进空间城市化安全提升;人均耕地资源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耕地资源丰富,仍然处于基本安全等级;人均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 城市研究
    潘春彩, 吴国玺, 闫卫阳
    2012, 31(06): 60-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反映着城市的实力,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以河南省3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城市的综合城市竞争力,并对河南省城市内部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 城市研究
    陈晓倩, 张全景, 谷婷, 张文平
    2012, 31(06): 65-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城镇最密集、生产力最活跃的区域,其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脊对周围城市的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城市流强度与结构分析,从城市流视角探讨了半岛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得到了主要城市的辐射影响区域,提出了提升城市辐射力及优化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城市研究
    高军波, 付景保, 叶昌东
    2012, 31(06): 70-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及人口交通出行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研究广州中心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广州中心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上呈老城区为核心、老城外围为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圈层及扇形分化特征突出,次中心区的配置水平逐步提升。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建设历史、经济发展、制度政策变革及供给与需求变化是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戴林琳
    2012, 31(06): 76-81,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的中西方节事及节事旅游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和分析了城市领域内节事及节事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最新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城市领域节事及节事研究进展为参照,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依次阐释了乡村地区节事及节事旅游的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类型划分及发展动因;借鉴西方国家乡村节事发展经验,结合我国乡村节事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对国内乡村节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照。
  • 旅游研究
    孙兆明, 马波, 李树超
    2012, 31(06): 82-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海岛县(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众多海岛已成为知名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产业综合素质较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旅游业转型发展要立足于海岛县(区)地域经济体、自然综合体和社会综合体的特殊属性,倡导生态旅游,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落实战略性主导产业定位,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旅游业在增强经济活力、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海岛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旅游研究
    殷平
    2012, 31(06): 87-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从旅游交通成本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旅游交通成本由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部分组成,从旅游效用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旅游交通成本模型,用于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以及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结合该模型,对以北京为旅游客源地的3个滨海旅游目的地(天津塘沽区、秦皇岛北戴河区和辽宁省葫芦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以及城际高速列车、普通客运列车及自驾车3种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
  • 旅游研究
    靳诚, 徐菁
    2012, 31(06): 92-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变差系数、均衡度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A级旅游景区、工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景点数量在各个地市分布差异较大,景点数量最多的是苏州、南京和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景点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A级景区在各个市的分布相对均衡,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变差系数最大,市际差异显著;经济均衡比系数相对较小,面积均衡比相对较高,说明旅游景点的分布和经济存在较大的关联,面积影响相对较小。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三类景点布局优化进行探讨。
  • 旅游研究
    杨迅周, 谢燕娜
    2012, 31(06): 97-100,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一种创新型的旅游产业形态,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对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意义重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旅游产业集群既关系密切又有所不同。“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重点发展和培育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发展依托,有较好的投资条件,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及有独特的空间结构。未来其数量将有所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对区域的影响逐步彰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发挥作用逐步显现。
  • 旅游研究
    胡浩, 南颖
    2012, 31(06): 10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边境城市的游憩资源发展研究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吉市环城游憩地进行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分析和空间方位、地形效应分析,得出延吉市各类型游憩地在方位分布上具有南部密集、西部分散的不均匀分布特点,距离市区3~6 km的范围的“带状”区域为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发育最为成熟的区域,40 min单程车程为延吉市的最佳环城游憩半径;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受地形阻隔作用明显,短途短时的环城游憩圈层结构沿中高等级公路走向延伸,环城游憩地这一空间结构形态反映出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建设自发阶段的市场特点,环城游憩地空间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 环境研究
  • 环境研究
    吉中会,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2012, 31(06): 106-110,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1995—2009年4—9月降水量、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最高水位值以及对应年份的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人口密度、产值密度8类指标作为自变量,损失率为因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逐级提取出了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7月降水量、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9月降水量以及人口密度。同时确定了影响阈值,当农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56.8×103 hm2,且受灾人口少于158.2万人时,预测损失级别为1,属于微灾;而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1.1×103 hm2,7月降水量少于343 mm,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94.5%时,预测损失级别为5,属极重灾。CART模型应用简单、结果客观,为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环境研究
    卓凤莉
    2012, 31(06): 11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生态安全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河北省2003—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总体上看,2005—2008年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是2009年之后出现了好转。河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 环境研究
    孙钰, 李泽涛, 姚晓东
    2012, 31(06): 115-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碳城市是在改造和适应全球气候的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发展模板。城市的碳排放值是衡量低碳城市的主要指标。从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3个角度分析了天津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分析,估算不同情景下天津市2010—2050年的碳排放量。主要结论有:(1)天津市近10年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均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2)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天津市碳排放的主体,而一次能源中,煤炭所形成的碳排放占据了首位;(3)天津市在节能情景下即可完成我国2020年的减排承诺,在低碳情景下,天津市可以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4)按低碳模式发展,天津市将在2020—2035年间达到碳排放的高峰。基于这些结论,提出天津市构建低碳城市的策略,这些策略也同样适用于处于城市化后期的其他中国城市。
  • 环境研究
    侯怀恩, 王子强, 赵风兰
    2012, 31(06): 119-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开始趋于集中且排放量增加,其处理和利用应受到高度重视,否则将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并对资源化利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终极目标和最佳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首先应发展灌溉,因地制宜和适度处理是保证污水灌溉安全、减少污水处理成本的重要举措,对防治农村水污染有重要意义。
  • 环境研究
    孟万忠, 赵景波, 刘晓峰
    2012, 31(06): 123-126,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山西明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等级、阶段、周期与成因。结果表明,明代山西共发生霜雪低温灾害114次,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22,66,26次。灾害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公元1368—1519年为第一阶段,频次较少,强度较弱,以轻、中度灾害为主;1520—1644年为第二阶段,频次较高,强度较大,以中度和重度灾害为主。小波分析显示,灾害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即2~3 a,9~14 a和45~55 a。明代山西在1531—1533年、1578—1588年、1591—1607年和1631—1642年共发生了4次寒冷气候事件。寒冷气候事件都发生在1520年之后,说明明代中晚期的气候比早期寒冷。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李灿 , 张凤荣
    2012, 31(06): 127-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保护主体具有基于逐利驱动下的理性思考,从而直接影响耕地保护的效果。在耕地保护行为过程中,地方政府掌握耕地的实际支配权,主导耕地的规划布局,而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则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大。现行制度框架下,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政策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投入产出不对等、多方面利益干扰等特征。转型时期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容易凸显,应理性地正视耕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耕地保护的力度不容放松,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耕地管理方式的创新,深化国家土地管理宏观调控。
  • 土地研究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2012, 31(06): 132-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指区域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上所承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功能。从工业化与城镇化2个方面,通过极差、极差倍数和离散系数等指标揭示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特征。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地带性特征是其最明显的空间特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但绝对量与增速之间存在“倒挂”关系。基于政府层级体制和行政指令的资源分配机制与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是不相关的。由于资源配置与效率的背离必然会损失效率,进而探讨通过建立跨区域交易制度和相应的补偿机制以实现对建设用地资源更有效率的空间配置。
  • 土地研究
    王中亚, 陈卫东, 张广平
    2012, 31(06): 139-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最后,提出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 土地研究
    郭玲霞, 赵微, 王丽娜, 张丽丽
    2012, 31(06): 145-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在湖北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地貌类型区中选取不同工程模式、不同建设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开展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地貌和建设规模均是影响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对于相同地貌类型,随着土地整治建设规模的扩大,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相应增加;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增大的边际规模有所差异(平原区最大、丘陵区次之、山地区最小)。实施土地整治对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影响幅度随着地貌类型变化有所不同。同等建设规模下,丘陵区和山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改善比平原区要显著。
  • GIS研究
  • GIS研究
    丁疆辉, 刘卫东, 吴建民
    2012, 31(06): 151-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构成、居民收入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为解释变量,选取农村信息化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利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各种因素对农村信息化空间作用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信息化在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与当地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关系密切;农村家用电脑拥有量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之间关系最紧密,而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关系紧密;要实现信息化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既要根据地区发展水平采用适宜的基础设施,又要注重农村居民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
  • GIS研究
    单勇兵, 马晓冬, 宣勇
    2012, 31(06): 156-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徐州地区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用了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10个影响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取最小值法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区的乡村聚落总面积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的乡村聚落面积分别占10.94%,42.35%,21.52%,18.13%,7.06%,表明徐州地区的乡村聚落适宜性总体上较高。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与其密度分布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适宜性的乡村聚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控措施。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赵风兰, 刘彩玲, 张洁
    2012, 31(06): 161-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等养分及土培试验方法,进行硅钾肥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对青菜产量、维生素含量、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试验,分析施用硅钾肥对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作用。结果显示:施用硅钾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效氮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青菜的产量和青菜中维生素含量,减少青菜硝酸盐含量,降低青菜中重金属元素镉、铬、铅等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