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许瑶, 纪建悦, 周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7—2021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前28位贸易伙伴相关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构建引力模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之间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空间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全面启动对中国水产品向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并推动空间重心迁移。(2)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总体向多元化贸易格局演进,空间格局均质性逐步提高,贸易区位、供需市场、地缘经济与政治影响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空间格局。(3)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份额是优化水产品出口贸易空间格局的最优选择,自贸区建设和RCEP生效有助于推动渔业供给侧改革和水产品出口贸易条件改善。
  • 区域研究
    孙才志, 张卓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本遵循,归纳出区域海洋治理的概念,依此建立指数评价中国省际尺度的海洋治理水平,并观察其2006—2020年的时空分异情况。构建区域海洋治理所需要素的指标体系,基于沿海省份要素禀赋变化分析其对海洋治理水平演变的影响效能。结果表明:(1)各沿海省份海洋治理水平波动提升,省际时空差异不断扩大。(2)各沿海省份区域海洋治理要素总体禀赋持续改善,各准则层得分变化情况各异。(3)经济层要素对全域海洋治理水平的影响效率最高,生态层要素最低。(4)伴随着两系统协调度增强,各沿海省份区域海洋治理要素禀赋情况改善与海洋治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省际差异较小。
  • 区域研究
    牛小溪, 谭立峰, 刘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沿海11个省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遴选出海洋文化遗产共330个,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及地理探测器,探析海洋文化遗产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洋文化遗产分布整体上呈现两大密集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福建一带;(2)各历史时期,长三角地区海洋文化遗产的延续性最强,秦汉时期和近现代是海洋文化遗产构成产生质变的两个关键时段;(3)海洋文化遗产时空格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以人类涉海历史进程为主导,流域和方言是决定海洋文化遗产空间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在南北沿海地区具有空间异质性;(4)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地区政策环境随时间变化对海洋文化遗产的出现影响显著。
  • 区域研究
    胡伟华, 任和, 王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以2012—2020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不包含西藏)相关数据,构建西部地区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剖析西部省份人才竞争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人才效益权重最高,其中技术市场交易水平对人才竞争力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吸引权重与人才规模权重有待提升。(2)西部地区人才竞争力提升缓慢,与全国综合水平差距明显,区域差异扩大,呈两极分化与南北差异扩大的特点。陕西省人才竞争力最强,青海省为人才竞争力冷点地区,四川与贵州提升明显。(3)西部地区各人才维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且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多数省份提升缓慢。
  • 区域研究
    王格芳, 金振兴, 明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137个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测度山东省县域城镇发展质量水平,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县域城镇发展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相对差异仍较显著,济南、青岛市辖区城镇发展最具活力。(2)受自然条件、经济区位、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县域城镇发展质量“四高四低”的空间格局显著,得分较高的县域大体呈倾斜的“H”型分布。(3)山东省县域城镇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特征,分别形成了小范围的高聚类区和低聚类区。
  • 区域研究
    曾春水, 周侃, 柯文前, 林明水, 伍世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县域韧性为视角,采用经济韧性测度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福建省县域经济韧性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经济韧性以较高经济韧性和中等经济韧性两个等级居多,较低韧性和低韧性等级比重不大,高韧性等级比重较小,县域经济的整体韧性有待提高。福建省县域经济韧性呈现“两高一低”的空间格局,其中“闽西集聚中心”“闽东集聚中心”是两个高经济韧性的集聚中心,闽南是低经济韧性的集聚区。(2)以往灾害下区域经济韧性常规的影响因子诸如产业结构、创新因素、灾情严重程度并没有很强的解释力,消费水平、经济外向性、政府管理能力成为福建县域经济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对县域经济韧性作用机制具有其独特性。(3)消费、进出口贸易规模、利用外资水平、政府管理能力等因素对福建县域经济韧性影响异质性显著,呈现不同的空间格局特征。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王宁宁, 王勤升, 赵晓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复杂网络视角切入,基于SBM模型测度2004—2019年中国144个地级及以上智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效率,基于修正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以及OLS回归模型探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网络结构效应,并据此提出其效率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 智慧城市建设效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总体特征,波动较大,变化趋势与政策力度密切相关;② 智慧城市建设效率空间网络总体呈现“多城市核心”的主导发展模式,并且模式紧随政策动态演变,逐渐形成“北京—郑州—深圳—上海—广州联动发展”的多核心格局;③ 网络权利中心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多数城市建设乏力,效率持续降低,影响力在宏观层面上逐渐减弱,相关政策与落地实施在不同的城市效果差异明显;④ 核心圈层城市数量规模先扩大后缩小,空间分布向东南部和中部扩展,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联动;⑤ 网络密度、节点中心度对智慧城市建设效率是正向促进作用,平均距离、网络效率与网络等级为负向作用。
  • 城市研究
    余洁, 邵淑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11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展览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重心模型分析2013—2021年展览业时空分布差异,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索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时间上,城市展览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总体偏低,具有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空间上,城市展览业发展水平呈从内陆向沿海递增的态势,城市群成为城市展览业发展的主体,最终形成以四大城市群为主的团块化发展格局;重心移动上,东西向移动幅度大,南北向移动幅度小。(2)城市展览业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缩小,差异主要来源于超变密度。(3)中国城市展览业空间演化格局受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联系、资源禀赋、区域地位和政府支持等多种因子共同驱动。
  • 城市研究
    林琳, 李英杰, 邓颖, 王俊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德地图POI、人口密度、土地价格、数字高程模型等多源数据,借助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2012—2022年广州市住宅容积率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超标管控。结果表明:(1)广州市住宅容积率等级高,变化大,并经历波动和隐性稳定两阶段,2016年为最大值4.0,2018年为最小值2.5。(2)住宅容积率总体呈中心高集聚、边缘低集聚的圈层递减特征,且超标地块数量占比近40%,老城区超标率甚至高达84%以上。(3)住宅容积率空间分异受到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地块属性和社会经济等多维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且土地价格、人口密度是主导因素。(4)制定强度分区方案、控制指引及调节系数,对住宅容积率实施刚性管控和弹性调节,实现广州市住宅容积率分区分级管控应对。
  • 城市研究
    张家旗, 刘晏男, 关小克, 代志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医疗健康行业在线点评数据,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郑州市主城区医疗健康行业空间布局及在线评价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医疗健康行业综合可达性表现出“中间高,外围低,高值分散连片”的空间特征,不同类型医疗健康行业可达性空间特征不同,综合可达性和多样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三环以内的老城区;(2)医疗健康行业在线评价整体不高,其中环境评价优于服务评价,不同类型医疗健康行业在线评价空间格局特征不同,距离市中心越远,各项评分倾向于越低;(3)医疗健康行业综合可达性、多样性及综合评价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区域医疗资源可达性和多样性越高,其在线评价越好,医疗健康行业空间分布与交通和人口分布有重要联系。 
  • 城市研究
    唐承丽, 宋关东, 周国华, 贺艳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抵御力、恢复力、适应力和更新力4个维度,构建开发区韧性测度指标体系,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长沙高新区)为研究案例,运用突变级数模型测度其韧性水平,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城市、开发区和企业视角对其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长沙高新区韧性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维度增幅各异,恢复力提升最为明显,其次是抵御力和适应力,更新力提升幅度最小。各要素对开发区韧性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表现为开发区本身最大,所依托城市次之,企业最小。其中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和政策效应是影响长沙高新区韧性的主要因素,所依托城市的产业多样化和市场化水平以及所拥有企业的核心技术控制力和企业成长能力对开发区韧性成因解释力度较大。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朱潇月, 赵现红, 王莹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理论与网络传播学相关理论,通过前后对比研究,利用ROST CM 6与Gephi 0.9.5软件探究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后北京旅游国内感知形象变化。结果表明:(1)冬奥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关于冬奥会的形象特征得到一定程度凸显。(2)冬奥会举办前后游客的形象感知维度具有差异性,北京国际化形象感知得到提升。冬奥效应仍在持续释放,短时期内游客感知变化不明显,冬奥要素相关组群尚未形成。(3)游客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中性情感为辅,整体呈现积极转向。据此提出通过打造“双奥之城”城市品牌、提高民众冰雪运动热情、打造高质量冰雪IP形象来发挥“后冬奥会时期”的“长尾效应”。
  • 旅游研究
    程慧, 任春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山东省376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数据,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重心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统计工具,深入探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密度、分布方向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在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集聚程度较高。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密度分布不均衡,具有“多核心-斑块状”的特点。重心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潍坊市,标准差椭圆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工业旅游对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具有较强依赖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工业生产总值、GDP、旅游总收入、旅客周转量、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等是导致工业旅游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且两因子交互作用会加大其影响程度。
  • 旅游研究
    吕雅诗, 刘敏, 闫旭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PS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Max-DEA软件、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0—2020年汾河流域35个县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主导因子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时序演化上,2010—2020年汾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W”型演变态势,多集中于“敏感级”且缓慢趋向“临界安全级”。(2)空间格局上,汾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出整体和区域两种空间演变格局。(3)空间相关性上,汾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局空间关联经历了由弱相关向强相关的演变。(4)影响汾河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强度、旅游资源禀赋吸引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旅游研究
    王雅文, 罗盛锋, 黄燕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为准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兴边富民行动对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策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1)兴边富民行动显著促进了边境旅游发展,稳健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2)兴边富民行动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旅游投资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来促进边境旅游发展。(3)兴边富民行动的促进作用会因边境县域人口规模和交通发达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其中,人口规模越大、交通越便利的边境县域,兴边富民行动对其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小。
  • 旅游研究
    徐海超, 贺小荣, 张明雪, 任迪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浙江诗路文化带”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研究省域尺度下文学主题旅游流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的文学主题旅游流网络密度较高,旅游流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大运河诗路、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在“复合星形组态”旅游流网络结构上呈现出“北密南疏”“东密西疏”的现状。(2)浙江省文学主题旅游流网络中的各诗路县(市、区)呈现出位序-规模特征,部分诗路文化带重合的节点对整个旅游流网络资源的控制能力差异明显。(3)浙江文学主题旅游流网络密度水平上呈现“二大三中三小”结构,内部密度大的第1和第3凝聚子群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4)各诗路县(市、区)由于受自身旅游资源禀赋、交通通达能力等因素影响,结构洞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瓯江山水诗路区域拥有较高质量的结构洞水平。
  • 旅游研究
    李明峰, 李文明, 李鹏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少数民族特色村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官畲村为例,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旅游发展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探析2009—2019年官畲村的村寨保护和旅游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村寨保护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2)村寨旅游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3)村寨保护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水平逐年上升,但与优质协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范树平, 米逸诗, 宋晓娜, 巨芬, 刘友兆, 刘王兵, 於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农业用地、非农用地差别化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TOPSIS、ESDA、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科学测定土地利用效益,探究其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用地效益、非农用地效益均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级递减的总体格局,农业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呈先缓慢拉大后逐渐缩小趋势,非农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2)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均在稳步提升,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集聚性逐步减弱,说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态势逐步呈现均衡化,区域之间差距在进一步缩小。(3)生活水平、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科学技术及资源禀赋均对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相关,不同空间集聚类型涉及影响因子具有显著差异。
  • 土地研究
    刘润, 钟晟, 任晓蕾, 唐永伟, 张杰, 毛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1—2019年的土地供应数据,借助地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武汉土地供应格局的演化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土地供应数量以远城为主,供应类型以居住、工业、道路与交通运输用地为主,供应来源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供应方式以划拨和出让为主;(2)土地供应规模呈先增后减态势,不断从主城向远城扩散,供应方向以东南向和西南向为主,各时段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来源的土地供应在结构和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特征;(3)城镇与乡村发展、政府与市场互动、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中心与边缘异质性分别作用于土地供应,且4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驱动武汉土地供应格局演变。最后,基于土地供应格局演变提出土地高效供应的策略。
  • 土地研究
    谢宇轩, 梁鑫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揭示城镇化背景下典型区域水田破碎化时空演变过程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和GIS方法,建立破碎化评价模型,借助MSPA方法系统分析了其水田破碎化的时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应于研究区平原水田的面积下降,最大斑块化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反映了其破碎化的变化趋势;研究区水田破碎化空间格局变化明显;2000—2020年,水田无破碎化面积比例减少,中、高破碎化面积上升。研究区水田有破碎化增加转换成建设用地型和破碎化增加型两种主要模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是研究区水田破碎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苏州市水田在面积下降的同时其破碎化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农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参考。
  • 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
    郭安宁, 陈晓, 李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Tobit计量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00—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份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性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6—2016年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2017—2021年逐步恢复,除山西外基本实现协调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呈上游、下游、中游依次降低趋势;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碳排放存在严重滞后现象;调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力资本是改善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水平的重要途径。
  • 生态环境
    付永虎, 解文艳, 魏范青, 刘俊青, 郭赟, 李园园, 毛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利用改进生态系统贡献率模型测度区域生态福祉,分析长三角地区人均生态福祉与生态-经济产出效率的时空演化,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对效率指数和相对生态福祉指数,构建生态福祉分类模型,并探讨各类型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改进生态系统贡献率分别为耕地0.76、林地1.58、草地1.34、湿地1.57、水域1.41、盐田0.05、裸地0.44。(2)2009—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产出效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人均生态福祉则呈逐年下降态势。(3)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之间具有空间负相关性,且不断减弱,其空间聚集类型为低-低、低-高、高-低3种类型。(4)2009—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福祉类型以低效-高福祉区和高效-低福祉区为主,低效-低福祉区随年际变化呈稳定后减少的态势,高效-低福祉区是4种类别中唯一不断增加的类型。
  • 生态环境
    吴帛阳, 高英杰, 高英珂, 栾春凤, 杨定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探究生境特征的村镇聚落分类并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旨在明确村镇聚落分类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联系,为村镇建设发展与资源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兰州市村镇形成“五大类九小类”聚落类型,其中谷地聚落数量较多,占整体的59.10%;其次为丘陵聚落,平川与山地聚落数量相差不大,占整体的7.90%和8.48%;高原聚落数量最少。(2)高程是影响聚落分布和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平川与谷地聚落集聚于河岸两侧,数量较多且生态环境较差;山地与高原聚落生态环境较好,但村镇聚落较少。村镇聚落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结果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
  • 农业农村
  • 农业农村
    徐洋, 乔家君, 夏兴, 姬晓雅, 黄梦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测度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省364个种植型专业村镇集聚程度,使用SVDR模型与引力模型评价和构建种植型专业村镇的适宜分区和扩散网络框架。结果表明:(1)两省种植型专业村镇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整体上呈“鲁多豫少”的分布特征。此外,种植型专业村多分布在河南省,而种植型专业镇多位于山东省。(2)提取出潜在廊道14条,其中包括7条重要扩散廊道、7条一般扩散廊道、9个重要战略点、4个一般战略点。结合“一级潜力区、扩散廊道、战略点”的空间分布特点,提出“一核一带两圈”种植型专业村镇扩散网络发展模式,以提高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作用,为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和黄河中下游农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农业农村
    程明洋, 田从争, 张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选取河南省158个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GIS工具,探究2000—2020年河南省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时空格局及其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河南省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水平、耦合度及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河南省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水平逐渐升高,存在高值集聚现象,且指数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强,中高水平区逐渐向黄淮海平原集聚。(3)河南省乡村地域系统耦合度及协调度均呈下降趋势,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始终以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为主导。未来可依托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整体发展水平,以期实现乡村地域系统的全面振兴。
  • 人口研究
  • 人口研究
    黄翌, 李陈, 王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人口普查和经济统计数据,依据人口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采用薄板样条函数分析经济因素通过影响生育、迁移、预期寿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间接作用及两两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我国自西向东形成了低—高—中—高—低的波浪型人口老龄化地理格局,2000—2020年区域差异前期缩小后期扩大。根据预期寿命、生育率、迁移率差异,各地老龄化进程可归纳为18种模式。预期寿命、生育率、人口迁移三大因素与老龄化的关系均存在边际效应和累积效应,经济对三大因素的影响具有单侧、双侧边际效应,导致了老龄化波浪型地理格局的形成。经济对生育和预期寿命的固化作用以及对迁移的方向性配置导致了老龄化率区域差异先缩小后扩大。
  • 人口研究
    聂倩, 郑浩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0—2020年河南省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数据和3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究人口老龄化时间演变趋势,并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和集聚特征以及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河南省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呈现出阶梯式递增—“U”型调整—直线增长的态势,且深度老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2)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差异化显著,沿黄河流域呈“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格局。(3)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受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共同作用。作为人口结构差异内驱力的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降低导致人口基数小的地区老龄化程度提高;而外驱力因素中,经济及医疗发展越好、教育水平越高、工业产业越发达的地区老龄化程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