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耿海清
    2013, 32(01): 1-4,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受理审核的各类开发区及其所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受地方利益驱动和规划管控不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空间扩张冲动难以遏制、土地利用粗放、引资质量和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开发秩序混乱、环境风险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对现有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入园企业准入管理,进行区域产业整合,优化开发区布局以及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 区域研究
    潘启龙, 刘合光
    2013, 32(01): 5-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首先分析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要素;其次从基础建设和园区规模、区位优势和市场环境、产业链条和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园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扶持和政策优惠6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区域研究
    张世全, 李汉敏, 张霭丽, 杨书国, 郭焕
    2013, 32(01): 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 区域研究
    张志斌, 刘向来
    2013, 32(01): 1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σ收敛与β收敛方法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2000—201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收敛测算。从时间断面把握兰西城镇密集区经济收敛或发散趋势的同时,以人均GDP为指标,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近10年来兰西城镇密集区经济收敛或发散状况进行空间模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分析兰西城镇密集区经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① 兰西地区整体经济增长自2002后呈现出σ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较为缓慢。局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收敛较弱。② 兰西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微弱的绝对β收敛,且以每年2%的速度收敛。通过控制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实力等内生变量,收敛性得到明显改善,条件β收敛在缩小兰西地区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上具有一定稳健性。③ 以劳均GDP为指标,从截面回归分析结果可判断,2000—2010年,兰西城镇密集区城市间经济同时存在新古典主义和新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
  • 区域研究
    渠立权, 张庆利, 陈洁
    2013, 32(01): 24-28,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利用江苏省各市2000—2011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从业人员增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江苏省各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空间分异现象明显;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在2000—2011年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不能盲目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对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 区域研究
    柳坤, 申玉铭, 张旺, 曾春水
    2013, 32(01):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2007年河南省和全国投入产出表基础数据,从纵横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前向、后向关联能力较强,基础地位突出;矿产资源采掘及加工业优势突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辐射力不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较弱,服务消费不足;服务业增加值率较低,并且制造业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低于全国水平。
  • 区域研究
    陈碧琼, 张梁梁
    2013, 32(01): 3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川西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加之该地区少数民族数目众多,其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四川乃至全国的稳定大局和可持续性发展。但该地区经济发展却长期受制于区位、投资、产业结构等诸多不利因素。结合分析制约因素后,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加强政府投资力度,抓住汶川地震后亟需重建的发展机遇;鼓励居民消费;促进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等。以期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川西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
  • 区域研究
    陈鸿彬, 徐珍珍
    2013, 32(01): 4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工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诸多因素使得农民工依然处于社会底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以郑州市为例,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工住房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对策。主要对策有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拓宽廉租房供给渠道,制定农民工租房补贴政策,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等。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曾鹏, 朱玉鑫
    2013, 32(01): 4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进行多层次的比较研究。认为在微观层面,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生态发展影响巨大,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生态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在中观层面,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生态发展路径相似,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联动,造成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在宏观层面,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水平直接关系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国家对大城市群的定位不同,不同的战略定位影响其生态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差异;无论城市群内部还是城市群之间均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尽快缩小各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生态发展能力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的综合层面和影响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的各个因素层面分别提出了缩减生态发展状况非均衡差异的政策建议。
  • 城市研究
    陈岗, 雷磊, 邹华
    2013, 32(01): 52-55,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对象,选取33个评价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及其时间演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辽中南城市群的10个城市进行竞争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大连和沈阳城市竞争力强;鞍山、本溪和抚顺竞争力较强;营口、丹东、辽阳、盘锦和铁岭竞争力弱;辽中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水平略有下降,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城市研究
    王永超, 吴晓舜, 刘洋, 王士君
    2013, 32(01): 5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 城市研究
    单正英
    2013, 32(01): 61-64,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量分析城镇体系内中心城市和两地间距离对非中心城镇规模的影响是现代城市空间研究的前沿课题。本研究借助城市自身发展指数模型和中心城市对外影响扩散模型,分别构建了单中心体系的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镇规模影响模型和空间距离对非中心城镇规模影响模型,将简化后的模型用于重庆市区(县)城镇规模数值计算与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非中心城镇的规模取决于自身内在的发展和来自中心城市的影响。重庆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镇规模的影响约占非中心城镇规模的1/3,两地间距离对非中心城镇规模的影响约占非中心城镇规模的1/4。
  • 城市研究
    胡宗群, 吴映梅, 张伟, 杨静思, 邓小威
    2013, 32(01): 65-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产业结构近年来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演进状态。在剖析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以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熵为主要指标体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并提出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功能区划的演进提供有益借鉴。
  • 城市研究
    夏显力, 李阳, 陈伟
    2013, 32(01): 70-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群网化对区域间要素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利用2011年7月对常州市小城镇镇区常住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调查样本和居民认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了居民认知视角下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居民月消费水平、保障房制度、产业发展和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5个因素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影响显著,并反映出市民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具有强烈的主观诉求,但促进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政策供给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常州市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 城市研究
    高翔, 宋相奎
    2013, 32(01): 75-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城市的适应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当前此类问题的研究多属定性描述,缺少定量评价。基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分别对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环境、经济适应、文化和心理4个层面的适应状况进行了研究,从量化的角度对其城市适应水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认知和建议,为促进兰州市乃至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构建城市和谐社会提供一定指导。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韩立宁, 吴晋峰, 任瑞萍, 王奕祺
    2013, 32(01): 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改变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二八”结构是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市场竞争态理论分析了1995—2010年间我国23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的变化过程、规律和趋势。研究表明:①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不均衡且相对稳定。② 12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规模位序呈现出3个组团。③ 1995—2010年间,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明星市场演化为金牛市场的同时,幼童市场数量增加。提出了恢复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的明星市场地位和重点拓展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幼童市场以及改善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的对策性建议。
  • 旅游研究
    李振鹏, 王民, 何亚琼
    2013, 32(01): 86-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说系统是风景名胜区游客服务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开展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解说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国内外解说系统研究进展,全面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建设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构建的四位一体模型和5项原则,提出了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的点、线、网络、面、系统5个构建方法和三大方面的内容。最后,就完善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建设提出了对策措施。
  • 旅游研究
    方法林, 尹立杰, 张郴
    2013, 32(01): 92-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传统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过度强调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发展业绩,已无法满足旅游发展转型、旅游政策改革、产业提档升级的战略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当前转型发展需要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指标突出强调城市旅游的发展力和创新力,包括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4个方面。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由传统模型得出的结果具有相对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证实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在新形势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 旅游研究
    董亚娟, 马耀峰, 李振亭, 高楠
    2013, 32(01): 98-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 旅游研究
    郑文俊
    2013, 32(01): 102-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景观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美学功能,在旅游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开发背景下,需要重构和深度认知乡村景观价值与功能,这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基于旅游视角,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景观释义、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功能重构、乡村景观开发策略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探讨,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强化景观可辨性、保持景观乡村性、强调旅游参与性。
  • 旅游研究
    高燕, 李江风, 李坤, 刘孝蓉
    2013, 32(01): 107-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质遗迹空间分布为导向,综合考虑地质遗迹景观质量、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对海南省万宁市小海—东山岭省级地质公园进行定界研究。地质遗迹的集中性和质量等级是划定地质公园界线范围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评定地质遗迹景观质量等级,定位地质遗迹资源的地理位置,运用ArcGIS 10.0对地质遗迹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特征进行分析。区域内地质遗迹的分布呈聚集模式,特别在650 m的观测距离内,地质遗迹聚集态势愈发明显,继而以650 m为缓冲距离初步划定公园范围。进一步考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结合研究区域内其他规划,最终划定地质公园界线范围。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聂艳, 罗毅, 于婧, 陈芳
    2013, 32(01): 112-116,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定量测算了1999—2011年湖北省17个行政单元的耕地压力指数并分析了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湖北省耕地压力呈弱倒“U”型,根据耕地压力指数的时序变化可将17个单元分为持续拉升区、和缓保持区、平稳下降区;1999—2011年的Moran’s I值表明湖北省耕地压力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2001年Moran’s I值最高,2005年Moran’s I值最低;2011年17个单元的局部自相关指数表明湖北省各行政单元的耕地压力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集聚或分异特征,尤其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湖北省耕地压力的热点(高峰)地区。研究结果对制定湖北省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土地研究
    刘浩杰, 刘宏娟, 元媛, 刘慧涛, 谭莉梅, 刘金铜
    2013, 32(01): 117-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开发整理在提高区域经济产出及保障水平的同时也必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河北省耕地后备潜力为基础,运用市场收益法和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从区域角度对河北省各类型区(坝上高原区、山地丘陵区、平原区、滨海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在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全部开发河北省耕地后备潜力,需投资432.7亿元,经济收益58.4亿元/a,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4 a;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9.4亿元/a。耕地潜力全部开发,坝上高原区、山地丘陵区、平原区、滨海区将分别产生经济和生态效益0.7亿元/a,8.7亿元/a,33.4亿元/a,6.2亿元/a。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坝上高原区增加0.2亿元/a,山地丘陵区、平原区、滨海区分别损失0.7亿元/a,8.5亿元/a,0.4亿元/a。因此,河北省未来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方向是平原区和山地丘陵区,并且需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土地研究
    张正峰
    2013, 32(01): 123-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整治的实施必然会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景观等产生影响。将土地整治的综合效应分为资源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和景观效应,构建土地整治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湖北省天门市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应评估。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综合效应的分值为+10.57,代表土地整治在该区域产生了良好影响;土地整治对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别,其中对资源经济的影响最大,效应值为+6.37,对总效应的贡献率达到了60.27%;环境效应的效应值为-0.56,是4个单项效应中唯一的负向效应,代表土地整治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 土地研究
    李亦秋, 鲁春霞, 邓欧, 焦有权
    2013, 32(01): 128-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973—2010年4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水电梯级开发背景下以流域主要干支流为轴线的不同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动态。结果表明:各缓冲区内不同时期的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在0.13~0.39之间变动,由内向外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有增大的趋势;各缓冲区内各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均达到理论可利用程度的60%以上,内圈开发利用更加活跃,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的时间也更长;内圈受到的人为干扰最大,形状指数最小,斑块的几何形状最简单,外圈相反;各圈层的景观破碎度指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内外圈分别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景观本身的复杂性而使得景观多样性指数偏大;外圈聚集度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内圈和中圈聚集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 环境研究
  • 环境研究
    李创
    2013, 32(01): 134-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河南省7家大型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环境管制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严格的环境管制不但不会影响企业竞争力,反而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与核心技术、产品差异化和基础设施相比,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还不够显著。结合劳动成本对其竞争力的负面影响,河南省煤炭企业消化环境管理成本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仍然停留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阶段,环境技术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 环境研究
    孙宏立
    2013, 32(01): 138-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等理论,深入分析郑州北部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1年,示范区主体惠济区生物资源消费人均生态足迹为4.508 hm2,能源消费人均生态足迹为0.168 hm2,总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67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98 1 hm2;惠济区生态处于赤字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郑州北部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生态经济价值的全面实现培育地方发展新的竞争力。
  • 环境研究
    李传桐, 张广现
    2013, 32(01): 143-146,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6—2010年山东省昌乐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化肥和农药支出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化肥、农药的支出和其经营收入正相关,和经营土地面积、常住人口数、受教育程度负相关;随着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家庭常住人口的不断减少,化肥和农药支出强度将继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会进一步恶化;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提升农户教育层次有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 农业农村研究
  • 农业农村研究
    杨丽霞
    2013, 32(01): 147-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耕地质量划分为耕地本底质量和耕地追加质量,通过剖析农业生产物质的大量投入对粮食单产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耕地追加质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引入“耕地标准系数”反映浙江省耕地综合质量的动态变化,并构建CD函数模型,运用偏估计的岭回归分析,从贡献率方面就耕地追加质量中各投入因素对粮食单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耕地标准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意味着耕地质量有所降低。在耕地追加质量的诸多投入因素中,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率和单位播种面积地膜使用量对粮食单产的提高都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集中在0.25左右,说明在其他3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另一因素增加1%,都会促使粮食单产提高0.25%左右。最后提出提高粮食单产的耕地质量中各投入因素的对策建议。
  • 农业农村研究
    王肖惠, 杨海娟, 王龙升
    2013, 32(01): 152-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促进全省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康发展,建立了由3个1级因素(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服务完备度和环境友好度)、13个2级因素和36个3级因素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全省11个地级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较为均衡,均等化水平区际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均等化水平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显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对其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与农村人口比例成反比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
  • 农业农村研究
    张仕超, 李治猛, 魏朝富, 张卫华, 邵景安
    2013, 32(01): 158-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丘陵山区农村道路结构功能与布局特点,以重庆市忠县拔山镇为例,研究地貌形态差异显著的地理空间单元农村道路体系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在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平面变率和剖面变率7个地貌形态要素上的梯度分异效应。结果表明:地势越平坦的地理空间单元农村道路体系结构越均衡、网络效率越高,且区位优势越突出的单元,农村道路网络越发达;农村道路通达弹性大但不同类型道路地形梯度效应既具有差异性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农村道路体系中,生产路所占比例高于机耕道和农村公路,其对地形梯度变化的适宜性相对较强;各地形梯度上生产路、机耕道和农村公路互为补充,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组合效应的叠加性。因此,农村道路体系以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融于农业自然人文景观,多顺应区域局地微地貌形态而建,在一定程度上,其空间格局受微地貌形态“引导与阻隔效应”甚为显著。
  • 历史地理研究
  • 历史地理研究
    鲁鹏, 杨瑞霞
    2013, 32(01): 165-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环境考古是为了响应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研究。史前聚落具有文化与环境双重属性,成为包括数字环境考古在内的环境考古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在聚落考古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历史地理研究
    胡鹤年, 张力仁
    2013, 32(01): 170-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 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