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柴彦威,刘天宝,塔娜
    2013, 32(4): 1-7,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城市转型面临多尺度的空间重构,从社区、中心城市到都市区、城市群等不同空间尺度。一方面,每个尺度上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居民行为模式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出现并累积。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问题,需要依托行为研究,梳理多尺度城市空间的概念体系,揭示其形成机理,判断其环境响应,并以低碳和和谐城市为导向,提出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整合GPS、手机、网络、问卷和访谈等多种行为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多时空尺度居民行为数据库;分析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尺度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和居民行为特征,创建基于个体行为的中国城市空间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解析多尺度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模式与社会矛盾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社会公正、和谐和低碳为导向,提出不同尺度城市空间调整优化策略和居民行为引导策略,面向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提升,推动形成多尺度的居民生活圈和城市空间单元。
  • 区域研究
    刘凯,秦耀辰
    2013, 32(4): 8-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蒯因本体论承诺思想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以本体论承诺为透视的基本视域,论述了该思想对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地理学本体论承诺的原则,并借助蒯因本体论承诺思想探讨了地理学多元化的根源。地理学研究中,任何的本体论立场都有其历史的和视域的限制,因而也都有其局限性和相对性。因此,以某种具体的哲学本体论立场或者某种地理存在为前提的具体地理学理论和学派也都有其历史和视域的局限,澄明和揭示其本体论承诺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评价和看待地理学的不同理论观点和学派,而且对确立地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立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 区域研究
    吕岩威,孙慧
    2013, 32(4): 1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试行),选取了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类行业,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方法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而根据测算结论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应以点状模式为主、中部地区应以点轴模式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应以网络模式为主的空间布局模式构想,以及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带、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方案构想,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所面临的区域间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提供突围良策。
  • 区域研究
    张广海,刘真真,李盈昌
    2013, 32(4): 2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能够反映沿海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TOPSIS法对沿海11个省份2000,2005,2010年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采用马尔科夫链和ESDA法探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时间和空间格局演变。沿海11个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集聚分布;从热点区分布及格局演变来看,旅游产业发展重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以长三角为中心、以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渐趋明朗。
  • 区域研究
    李汝资,王文刚,宋玉祥
    2013, 32(4): 28-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U”型,但金融危机过后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区域内部差异远大于各省区之间差异,各省区内部差异明显不同,黑、辽与吉、蒙东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水平匹配的“高高”、“低低”俱乐部发展趋势;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T”字型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南北差异明显,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对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体功能区划将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 区域研究
    王海飞
    2013, 32(4): 33-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ArcGIS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年来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比较缓慢,强经济增长中心表现为兰州、西宁和白银三足鼎立的格局,经济区空间结构表现为两主一副态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将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经济发达区域呈散状斑块分布,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区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且经济塌陷区域覆盖面较大;另一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夯实两大核心城市的实力,加速经济区内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隆起,是兰州—西宁经济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 区域研究
    林剑, 张向前
    2013, 32(4): 39-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闽台创意人才开发合作,既是创意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两地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基于SOWT方法,在分析闽台两地“五缘”文化和产业互补优势以及自身发展瓶颈的基础上,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及台湾产业升级为历史契机,对闽台创意人才开发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产业为载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策略,从建立官方协调机制、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闽台高校互补合作等方面进行两地创意人才的开发合作。
  • 区域研究
    薛宝琪
    2013, 32(4): 4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布非均衡性,以京广、陇海铁路为轴线形成了发达区俱乐部和不发达区俱乐部;经济热点分布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京广线以西、陇海线以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热点极,京广线以东、陇海线以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冷点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惯性难以突破;核心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据此提出优化全省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区域研究
    何文举
    2013, 32(4): 4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选取15项影响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因素的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深入剖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级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进一步精确描述系统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直观、清晰地反映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层级关系及相互影响,并找到影响湖南城市化质量的根本因素,进而为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 区域研究
    安士伟,刘珂,万三敏
    2013, 32(4): 5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聚度的演变可以判断区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回顾了衡量产业集聚度的传统模型首位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等计算方法及其不足。EG指数将空间基尼系数与赫芬达尔指数结合起来,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与赫芬达尔指数的缺陷,避免了因为某一个或几个企业规模过大而造成的误差。运用EG指数模型对河南省2003—2011年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能源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九大行业的集聚度进行了测量。产业集聚度的高低与产业性质密切相关,2003—2011年各产业集聚度升降规律性明显,产业发展尚处于低水平。通过论证高产业集聚度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建议:(1)规划产业承接项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提高产业集聚度;(3)优化产业转移环境,引导产业集中布局;(4)培育优质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集聚区交通通达度。
  • 区域研究
    王胜男,马昭
    2013, 32(4): 59-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以来的海南省逐步迈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为了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包括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因素的复合指标体系,借助SPSS 19.0软件平台综合研究海南省的城镇化进程,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2000年以来,通过复合指标体系测算的综合影响力对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的城镇化影响强度整体上逐渐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减弱、提高、急速增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城镇化主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 区域研究
    卢明珠,尹发能
    2013, 32(4): 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空间集聚维数等分形维进行计算与分析。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自组织现象明显,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具有规模分布较均衡、城市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城市空间关联较弱、城镇体系内各城市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等基本规律与特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相关的优化调控措施。
  • 区域研究
    李东和,吴晨,汪燕
    2013, 32(4): 69-7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全面梳理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历程以及城市发展的阶段,对黄山市旅游和城市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的关系模式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黄山市旅游业与城市的关系主要是旅游作为一种城市化机制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黄山市旅游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以后,旅游产业自身的促进机制发挥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需要依托城市的发展提供外来动力机制,黄山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入了“城市作为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阶段,黄山市的城市发展应该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旅游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 区域研究
    何青松,王继东,李湛
    2013, 32(4): 74-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很多地方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延长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一个地区的产业链能否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得以延长,不仅受到产业关联的影响,而且受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地理区位等静态比较优势的制约。在数理模型证明的基础上,以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为例,对上述理论判断加以验证,并分析了地方政府盲目打造产业链的根源。研究结论认为,延长产业链是有条件的,忽视自身静态比较优势,盲目延长产业链,不仅难以占领价值链高端,而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产生误导性的后果。
  • 区域研究
    张绍良,李晶晶,公云龙
    2013, 32(4): 80-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6—2011年全国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为研究数据集,通过特征价格法构建反映城市住宅价格的城市特征模型,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定量研究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因素。从全国看,城市住宅价格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最大,货物进出口总额次之,且呈正相关,城市人口和城市房地产关联的经济变量对住宅价格影响并不显著;从分区域看,对3个区域影响都显著的指标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程度从东往西呈阶梯递减,其次是货物进出口总额,东部影响小于中部和西部。总之,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市开放程度越大,住宅价格越高。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涂玮,黄震方,方叶林
    2013, 32(4): 8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旅游产品网络团购为研究视角,以中国26个旅游地旅游产品网络团购虚拟旅游流为研究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虚拟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形成动力机制。网络团购虚拟旅游流整体上表现出微弱离散分布特征,局部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总的来说虚拟客流集中于南方沿海与中部旅游资源丰富省域,中偏西部、华北及东北地区团购虚拟旅游流量较小;团购虚拟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是内外部驱动力及环境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驱动力包括产品团购价格、产品类型、网络营销空间结构3个主要动力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团购价格是最主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其次为产品类型,最后为网络营销空间结构;以团购虚拟旅游流为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弥补了旅游流在虚拟空间研究薄弱的缺陷。虚拟旅游流流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旅游流,甚至导引现实旅游流,虚拟旅游流的研究为景区人流管理、景区容量管理提供预知警告。
  • 旅游研究
    李燕琴
    2013, 32(4): 90-9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人本主义地理学概念“地方依恋”和社区心理学概念“社区感”相结合把握居民心理变迁有利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和社区能力建设。阐述了从二者结合角度对边疆民族旅游社区心理层面进行探讨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并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地方依恋”与“社区感”相结合进行能力社区建设的新的研究路径,构建了二者结合探索边疆民族旅游社区心理变迁和调节机制的EDCEEM研究框架。这一探索性研究为民族旅游社区居民心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制定以人为本的边疆旅游管理政策、切实提高民族社区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科学途径。
  • 旅游研究
    陈佳平
    2013, 32(4): 9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了障碍。因此,寻找一种基于生态和谐的旅游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郑州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优势条件和旅游空间结构,从网络、板块以及环城游憩带3个方面构建郑州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体系,并提出发展郑州城市生态旅游必须注重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施城市旅游承载量管理、增强城市生态保护意识、进行旅游与其他资源整合、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等具体策略。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赵洁
    2013, 32(4): 98-100,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郑州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文化旅游资源、目的地可进入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今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强化产业观念,努力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建立和完善产业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树立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充分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以企业作为市场的运营主体并加大其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殷章馨,罗文斌
    2013, 32(4): 10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阐释国内外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城市感知研究主题。以405份实地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应用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分析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感知特征。结果显示: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总体正面感知较弱,感知系数为3.088;旅游者对长沙城市各变量的感知强度存在差异,对”地方演艺”、“现代建筑”、“城市古建筑”以及“购物商场”等城市指标感知强烈,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感知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旅游者城市感知特征实证研究对同等或同类城市具有普遍性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控制,共同推动旅游者城市总体感知的提升,促进城市各要素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 旅游研究
    张立生
    2013, 32(4): 106-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南海三沙海岛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以内陆客源市场开发为对象,通过对郑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对三沙海岛旅游开发的意义、居民旅游意愿、旅游时间与经济花费意愿、旅游吸引物、旅游方式、旅游产品偏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视角系统分析内陆客源市场对三沙旅游的市场偏好,并从海岛旅游产品开发、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客流等方面对南海三沙岛屿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旅游研究
    杨丽婷, 曾祯
    2013, 32(4): 112-116,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筑遗存因子对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影响最大;综合评价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情况,应进行数据和指标的深入分析。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对县域内的19个典型古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磐安县古村落开发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最后针对磐安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王成军,费喜敏
    2013, 32(4): 117-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研究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相对贡献,从世界200多个国家中选取42个国家和27年(1982—2008)的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耕地增加、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耕地增加、工业化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耕地自身冲击对耕地变化贡献占近70%,说明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外。
  • 土地研究
    张润森,濮励杰,刘振
    2013, 32(4): 123-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已成为国内外全球变化的前沿和热点课题。通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大气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认为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大气质量、大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显著的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全球尺度上的气候效应则存在较多的争论。今后应加强土地变化科学和大气科学的融合,从多尺度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并注重大气环境改善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策略和空间规划研究。
  • 土地研究
    苏蒙蒙,马仁会,张聪聪,胡永龙
    2013, 32(4): 129-133,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准地价作为我国城市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地价、引导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依据。根据近年河北省115个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最新动态,计算基准地价结构比率关系,统计归纳城镇地价内部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计算出的城市基准地价级别变化斜率或坡度,揭示其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不同的区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聚集程度都会影响到地价的结构比率关系。总体来看,城市中心区到外围的地价变化坡度,全省可划分为陡、中、缓3个区域。
  • 土地研究
    范树平,程从坤,项思可,张红梅
    2013, 32(4): 134-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城镇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皖江城市带区县为评价单元,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从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集约性两维层面,采用象限法构建逻辑关系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进行综合评价,将整个皖江城市带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协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4个类型区,提出土地利用的分区优化对策,为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项目用地空间布局提供基础依据。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卢方元,王茹
    2013, 32(4): 140-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 农业研究
    刘瑞峰
    2013, 32(4): 144-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中国北京、郑州和上海3个城市585位消费者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探讨3个不同地理区域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认知状况、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及地区差异性。研究表明:三城市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较高,在种类区分上存在差异;三城市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也认为价格较高,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三城市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动机存在多样性,区域差异性不明显;运用Logistic模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三城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不同,显著性变量和显著水平存在区域差异。
  • 农业研究
    薛剑,韩娟,刘玉,张凤荣
    2013, 32(4): 150-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2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揭示1980—2010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437.1×104 t,县域粮食生产以上升为主并逐步向产粮大县和平原区集中;② 县域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局域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强烈,粮食生产显著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以周口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区聚集,显著低低集聚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且研究期内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能力不断增强;③ 31年间河南省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26.07 km,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经向差异更加明显;④ 不同时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面积、上一期粮食产量、复种指数等的影响显著提高。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张五钢
    2013, 32(4): 156-1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研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然后,分别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机会和政府等角度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4种发展模式,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 生态环境研究
  • 生态环境研究
    邓荣荣,詹晶
    2013, 32(4): 160-164,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湖南省 1990—2010年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以及环境综合质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检验湖南省环境综合质量的变动轨迹。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湖南省环境污染的变动轨迹大致呈底部平滑的正“U”型曲线,由于湖南经济增长对环境始终存在负的规模效应与正的技术效应,环境曲线的变动轨迹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因此,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合理配制轻重工业的比重,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益中寻求平衡,是湖南改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此外,无论从FDI还是出口贸易的角度来看,“污染天堂”假说在湖南均不成立。
  • 生态环境研究
    袁晓玲,班斓,杨万平
    2013, 32(4): 165-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之一的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在测算其历年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碳强度的变动趋势,发现1978—2011年间陕西省碳强度的变动趋势呈现“N”型曲线;对影响碳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基于Kaya恒等式,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进行短期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利用协整方程进行长期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提高是碳强度波动性下降的主要和直接决定因素,且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碳强度降低。
  • 生态环境研究
    李雪松,孙博文
    2013, 32(4): 171-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生态效益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最直接的影响;(2)城市水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重接近总效益水平的50%,凸显了水环境治理效益的正外部性以及政府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3)从经济效益来看,武汉市水环境治理对于房地产及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4)水环境治理社会效益不明显,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水环境治理认同感及自身环保意识的欠缺。据此,对改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