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王兴中,常芳
    2013, 32(6): 1-7,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他们面临着不同区域社会与工业化水平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预示着人文主义应该有新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困境。由此,引发了社会科学的大讨论。在被学者公认或公议的“正义论”哲学思想启示下,很多学科都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理念。区域学科借助社会理念也相继提出了对应的构建“新区域”的“社会空间”建构理念。由于这些学科固有的经济(学原理)导向下的生态持续与社会持续观,很难耦合到社会空间公正价值观的新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区域发展来讲,以社会平等价值为导向的区域公正发展已逐渐成为当前的主要空间矛盾。为此,从新人文地理学人-地和谐思想出发,提出了人本空间公正理念下的区域间同步发展观点。
  • 区域研究
    丁哲澜,陈东,樊杰,陈小良
    2013, 32(6): 8-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级政府贫困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种现象。从政府贫困角度研究贫困问题,并把财政作为一种新因素引入地理学研究,通过构建综合模型分析2011年全国1 984个县级政府(不包含市辖区)的财政空间格局,划定全国政府贫困的区域范围,并对我国县级政府贫困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界定上,县级政府贫困的实质是地方财政的匮乏,但并不能说政府贫困就是财政赤字;在分布上,县级政府贫困与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趋同性;在数量上,从“穷政府”到“富政府”县级单位数量逐渐减少;在范围上,政府贫困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人口贫困的范围。基于此,提出政府脱贫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以及地方层面县域经济的发展。
  • 区域研究
    张彩玉,卢克平,彭荣胜
    2013, 32(6): 14-17,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圆周上n个参与者的Hotelling博弈,其Nash均衡是n个点在圆周上均匀的分布。据此,当市场均衡时,企业的数量与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成正比,与企业的固定成本成反比。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小的特点,加之对更低运输成本的不断追求,其在空间上具有广布性,即使发生区域产业转移,也不会改变其广布性的特征。这就为发达国家或地区也广泛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产业发展规律表明,区域产业类型总是呈现多元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技术进步会增加相关企业的生存能力。因此,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合理性,政府不应抛弃而应支持这类企业提升竞争能力。
  • 区域研究
    王德利
    2013, 32(6): 1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城市规模、城市化速度、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空间保障系统、文化制度因素等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探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及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的对应关系,判定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对应演变规律,解析理想状态及现实状态下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演变规律和变化机制,以期完善城市化发展质量方面的理论研究。
  • 区域研究
    王列辉
    2013, 32(6):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港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海、天津为中心,考察外港在城市兴起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近代开埠之前,上海港和天津港作为苏州和北京的外港,在城市的兴起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开埠之后,吴淞和塘沽作为上海和天津的外港,承担着转驳货物的功能,并为上海、天津的行政区划扩大奠定了基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托洋山港和天津双港(北港区、南港区)的临港新城和滨海新区将是上海和天津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向。从理论上总结了外港的空间尺度,在宏观层面,外港是为广大腹地服务的,在微观层面,外港又推动了所在城市的空间拓展;外港具有“节点”和“场所”功能,既是运输网络中的节点,承担着运输功能,又是所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城市功能;外港的发展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是内港的补充与接替。
  • 区域研究
    金贵,王占岐,杨俊,姚小薇
    2013, 32(6): 29-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12年武汉城市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城市圈内城市质量、城市间引力矩阵和城市发展潜力值;结合基准地价对城市发展潜力值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准地价同城市发展潜力指数具有极强相关性,说明引力模型在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中具有适用性;通过对工业地价异常值的修正,说明引力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已有基准地价合理程度进行检验,同时,也能对未知基准地价的城市进行地价水平预测,为城市地价评估方法在理论上作有效的补充。
  • 区域研究
    张友志,顾红春
    2013, 32(6): 33-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eoDa对江苏省县域地区的创新产出空间关联和时空演化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根据空间自相关诊断结果建立了空间滞后回归计量分析模型,以此为依据检验了创新产出与人均GDP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表明: 在观测期内,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由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 创新产出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并具有自我强化的时空演化趋势,观测得到明显的苏南高—高集聚、苏北低—低集聚的局部自相关模式; 空间邻居效应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相比于传统OLS法估计值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可信。
  • 区域研究
    江璐璐,师谦友
    2013, 32(6): 39-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 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 ② 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③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 区域研究
    周沂,黄志基,贺灿飞,郭艳,康鸳鸯
    2013, 32(6): 44-49,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反映经济空间“3D”框架和反映国土利用效益的“3I”框架,对河南省市域经济空间、国土利用综合效益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提出了河南省经济—国土区划构想。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空间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并且经济距离是影响市域经济空间的主要因素;(2)河南省国土利用效益还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豫北地区规模效益明显,结构与集约效益不足;豫南地区结构效益明显,规模与集约效益不足;(3)市域经济空间与国土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发展还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同强同弱”的一致性。
  • 区域研究
    陈佳丽
    2013, 32(6): 50-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南省2012年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为基数,从对影响财政支出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计生与卫生服务、基本住房保障等主要因素入手,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详细测算了2013—2015年河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需求,重点分析研究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财政保障机制,提出了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财政保障的目标、任务、对策及主要措施。
  • 区域研究
    杨勃,石培基
    2013, 32(6): 5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0—2011年的非农人口数据,对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城镇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演变模式是政策推动式;由于高位序城市逐步发展,各城市指数下降;2000—2011年间,城市体系一直保持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不适用甘肃省城市规模;城市的经济基尼指数和人口基尼指数相对错位,资源型城市及中小城市人口规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甘肃省城镇规模成长表现出明显的交通指向性、河域指向性以及资源指向性的空间特征。
  • 区域研究
    田冰
    2013, 32(6): 59-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代邺城行政建制的变化是邺城兴衰的政治基础。从整个古代中国长时段考察,邺城由春秋时的军事堡垒发展到东汉时的州治所,处于不断上升时期;自曹魏时的王都到北齐时的国都,历经曲折发展至鼎盛;北周以后降为州治所,至宋元明清沦为小镇,退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兴衰起落在中国城市史上是罕见的。尤其是都城时代的邺城,从城市营建与破坏的史实中亦能反映出兴衰之变。邺城的兴衰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古代邺城已不复存在,但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和重要文化遗产,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新的思路。
  • 区域研究
    郑国
    2013, 32(6): 63-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科技园区规划普遍重生态环境轻社会环境,重生产轻社会服务,重“道”轻“街”,园区绿地率普遍较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普遍较低,由此导致园区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有限,社会资本较弱,创新能力不强。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创新的密切关系,诠释了空间和空间规划对社会资本积累与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在我国未来科技园区规划中要以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提高科技园区土地开发强度,提倡紧凑布局,倡导公交出行,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系统,促进功能复合,实现土地的混合使用和积极构建第三生活空间体系。以此提升我国科技园区社会资本,提高科技园区创新能力。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杨秀平,翁钢民,张雪梅
    2013, 32(6): 67-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用“耦合”这一物理学用语与旅游研究的结合丰富了旅游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对国内近年来耦合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文献的梳理,较为详尽地对耦合思想在旅游与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旅游产业研究、旅游地复杂系统研究、旅游者研究、旅游开发理论、经济-环境-旅游关系、会展旅游、旅游影响分析、旅游交通9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述评;并提出了展望,包括拓展耦合理论在旅游相关领域研究中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解耦”思想在旅游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积极促成“负→正耦合”的转化,合理控制耦合的程度。
  • 旅游研究
    万绪才,徐丹,刘嫣红
    2013, 32(6): 74-78,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基于有关数据资料和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法,试图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时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国际游客数增长较为迅速,但与法国、美国、西班牙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总规模中所占份额偏少。(2)中国国际游客的空间分布集中度较高,从洲际视角分析,亚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地区,欧洲和美洲分别为中国第二、三大国际客源地区;从国家层面分析,多年来,中国前15位国际客源国变化不大,但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空间分布的集中度有所减小。(3)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和距离对客源国来华旅游的游客数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但作用强度和性质不同,进出口总额影响很大,且与来华游客数间呈正相关关系,距离因素影响较小,且与来华游客数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客源国人口数和经济水平(人均GDP)对其来华旅游的游客数作用不明显。
  • 旅游研究
    余凤龙,黄震方,吴丽敏
    2013, 32(6): 79-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的发展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居民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尺度运用到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研究中。尺度由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属性尺度、实践尺度和方法尺度的5个维度构成,中国农村居民旅游研究以农村居民旅游者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居民旅游者与环境相互作用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村落、区域(国家)、全球-地方的空间尺度为研究脉络,将时间、属性、实践与方法尺度镶嵌和隐匿在空间尺度中,构建了农村居民旅游者、农村居民旅游的区域差异与发展和全球-地方联结下的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的三层研究体系。
  • 旅游研究
    吴国清
    2013, 32(6): 8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景区-城市”二维视角出发,以安徽省域地级城市及12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实证样本,通过Gini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累积频率曲线等测度方法,在对安徽省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现状描述和测评基础上,解析省域旅游发展空间总体差异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提出旅游板块互动、树立“三二一”品牌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实施旅游整合营销、“景区-城市”双驱、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等旅游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安徽省域旅游和谐发展与整体腾飞,同时也为我国中部地区省域旅游发展提供范例。
  • 旅游研究
    杨振之,马琳,胡海霞
    2013, 32(6): 90-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韩璟,卢新海
    2013, 32(6): 96-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目标抽样法对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基本数据进行调查,以期分析不同级别开发区之间的土地利用差异。以地均投资强度、地均产出强度、容积率和建筑系数4个指标对武汉市开发区内典型企业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国家级开发区内企业和省级开发区内企业在土地利用上总体差异显著;而在单项指标上,两级开发区内企业在地均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系数上差异显著,而在地均产出强度上差异不显著。地均产出强度上差异不显著说明国家级开发区对省级开发区的经济效益优势并不突出,所以管理部门在国家级开发区扩区和省级开发区扩区及升级时应加强对地均产出强度的考核。
  • 土地研究
    张洪,袁磊,张静
    2013, 32(6): 100-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围绕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从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将其划分为3种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并提出了生态约束下高原湖滨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应具备的条件、控制指标和总体模式构想。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滇池生态约束下城镇村链动型,洱海生态约束下城镇村优化型,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阳宗海生态约束下镇村主导型和泸沽湖、程海生态约束下乡村主导型四类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并对其具体模式设计进行了阐述。
  • 土地研究
    宋艳华,王令超,樊雷,何同舟
    2013, 32(6): 106-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耕地质量省级汇总技术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空间等别信息传递的追溯法汇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基于空间分析自动建立省级分等单元,通过空间追溯法实现汇总前后县域内地类不缺失、等别范围不改变、面积不变化,同时保持县级和省级耕地质量成果空间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并最大程度保证了省级耕地图斑的完整性、地类信息与省级缩编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一致性。对河南省耕地质量省级汇总实践表明,本方法能提高耕地质量省级汇总的成果精度与汇总效率。
  • 人口研究
  • 人口研究
    郭泉恩,钟业喜
    2013, 32(6): 11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西省91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4个方面构建江西省人口的空间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关联度矩阵和耦合模型。对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度进行聚类分析,将91个区域单元划分为协调耦合区、磨合耦合区、拮抗耦合区和低水平耦合区4个类型。2010年江西省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磨合耦合为主,拮抗耦合次之。从2000年到2010年,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关系趋于拮抗。
  • 人口研究
    宋富强,郑壮丽,冯德显,张莉
    2013, 32(6): 116-120,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ESDA方法,利用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分析各市县人口、经济集聚特征、两者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县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高值和低值集聚特征,2000—2009年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变化不大,但经济却呈现不平衡增长,空间差距日益拉大;河南省人口主要集聚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区,而经济发展则以郑汴洛为核心高高集聚,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相分离。在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发展的规律下,河南省应加快推进粮食核心区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并释放农业劳动力;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郑汴洛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经济空间高度发展的组织形态,促进人口等要素的大规模空间集聚。最终实现中原经济区人口分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人口研究
    鲁骏峰,李豫新
    2013, 32(6): 121-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为对象,构建异速生长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人口与用地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整体上处于良性的发展趋势,但是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的趋势显著;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发展情况不协调,人口与用地关系有恶化的可能。为了避免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出现全面恶化的现象,必须对新疆不同城市的发展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
  • 生态环境研究
  • 生态环境研究
    刘贤赵,王渊,张勇,田艳林,王春芝,王志强
    2013, 32(6): 127-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构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互动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2001—2011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滨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11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互动水平由一般互动发展型向中等互动发展型演进,但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在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趋势,即较高水平的县(区)相对集中分布,但县(区)之间互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 生态环境研究
    刘征,赵晴,赵旭阳,张颖
    2013, 32(6): 133-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以石家庄市地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的TM影像和2010年的HJ1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在FRAGSTATS 软件上选取CA,PD,NP,PLAND,SHDI,SHEI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与水文效应的相关性方面,以8个常规监测点为中心生成缓冲区,借助FRAGSTATS 软件计算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并与径流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指标的变化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林地、建设用地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低矮灌木及草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斑块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上升,连通性增强。(2)研究区10年来水质变化不大,水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3)河流径流量或者集水区水量的变化与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景观格局变化影响着水量的变化。(4)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密度和分维度与总氮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水域呈负相关。高锰酸盐指数与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生化需氧量与耕地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密度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呈正相关。
  • 生态环境研究
    牛少静,彭淑贞,张伟,于严严, 韩军青
    2013, 32(6): 140-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山东沂沭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KolmogorovSmirnov统计检测和权重叠加方法,分析了龙山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点的空间分布与流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程、坡度、距水系水平距离是影响遗址点分布的显著性环境参数,而坡向的显著性较差;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高程50~200 m、坡度低于2.5°、距水系水平距离小于1 000 m的流域中部河流两侧,而在地势较低的南部和地势较高的北部山区分布较少,表明该时期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受自然环境条件等影响比较显著。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袁梅
    2013, 32(6): 145-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每年秸秆产生量约8 000余万t, 2011年秸秆利用率为75%,存在着收储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省情,提出加快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按照先农后工、先饲后肥的原则,到2020年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原(基)化4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达到33%,30%,14%,13%,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并提出了建立收储体系、实施区域差别管理和完善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等对策措施。
  • 农业研究
    曹俊杰,高峰
    2013, 32(6): 149-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生态和循环农业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归纳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创和推广的多种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枣粮间作型、“上农下渔”型、草业与渔牧业并举型、湿地保护与旅游结合型和休闲观光型等。大力推进多种现代生态与循环农业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当地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经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综合效益,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一些成功经验对其他同类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GIS研究
  • GIS研究
    屈冉,申文明,王昌佐,刘晓龙,柏延臣,高彦华
    2013, 32(6): 154-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确提取冰川的轮廓对于计算冰川的面积至关重要。对比分析了3种冰川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由于很难将阴影内部的冰川提取出来,所提取的冰川面积偏低;波段运算法的比值法、NDSI法与目视解译法所提取的冰川面积接近,但是目视解译法费时费力;基于NDSI波段运算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和算法简单等优势。基于NDSI方法提取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该地区冰川面积在不断退缩,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 GIS研究
    郭文伯,张艳,柴彦威,申悦
    2013, 32(6): 159-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10年北京市居民活动GPS调查的第一手数据,结合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理论,运用时间地理学和GIS方法对北京市天通苑、亦庄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郊区居民活动呈现以多点方式分布在以郊区居住区为轴向市中心方向展开的扇面上,且产业新城较居住新城更为集中;产业新城居民可选择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较居住新城更为集中;工作活动在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中处于绝对重要地位,由于产业新城较居住新城吸收了更多的当地居民就业,天通苑居民工作活动空间上表现为多点分散模式,亦庄表现为单点扩散模式;天通苑购物活动时间表现出双高峰特点,亦庄时间上均态分布;休闲娱乐活动工作日、休息日差异大,空间上天通苑更为分散,亦庄表现出明显的双中心模式。通过比较郊区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日常生活特征,进而探讨不同类型居住区建设模式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 航空港研究
  • 航空港研究
    王旭升,马艳萍,唐永,王芳,张小孟,刘东方
    2013, 32(6): 165-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成熟,如何快速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机场及周边地区因其快速可达性成为各种要素和人才的重要集聚地,依托航空枢纽进行临港新城开发,成为建设的热点。以郑州航空都市区为例,从战略定位、空间模式、产业体系、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这一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为郑州航空都市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其他地区航空都市区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 航空港研究
    汪雪峰,冯德显,杨延哲,杜军,张宏
    2013, 32(6): 171-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城市间产业-功能合作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强化区域带动能力、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区域竞争的关键。分析郑汴许三市自然地理条件、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后指出,郑汴许成长三角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已经具备,构建郑汴许成长三角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今后三市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聚合中心的互利式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将对本区域空间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借鉴大都市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分析三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郊区县市工业增加值和两种劳动空间分工形式后指出,郑汴许中心城市将加速向成熟大都市区形态演变,并对此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实验区“三区两廊”空间发展框架下,把实验区今后发展可能影响到的周边相邻地区纳入进来统筹考虑其空间组织,对于推动郑汴许成长三角“一个核心、三个大都市区”和“一区、一带、一廊、一通道”整体空间结构的形成、构筑郑汴许区域一体化的城市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