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孙才志, 韩建, 杨羽頔
    2014, 33(4):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相结合的新思维对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利用沿海地区11个省份2006—2011年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NRCA模型对沿海省份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Fuzzy ISODATA 聚类模型对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进行分类。计算结果表明,沿海省份竞争优势可分为强、中、弱三类,比较优势则可分为区位、环境、资源比较优势三类。最后,对各省份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和发展海洋产业、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区域研究
    张继良, 胡健
    2014, 33(4): 8-1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概念、范围及文献进行梳理,从产业集聚方向、程度视角总结归纳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特征。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强度高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其影响集聚的因素与制造业有所不同,市场规模、运输距离作用在弱化,而由研发投入强度与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从区域视角分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交通信息、人力资本、市场化进程上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区域研究
    王海壮, 栾维新
    2014, 33(4): 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在阐释滨水区与滨水区再开发概念的基础上,以港城滨水区及其再开发研究为对象,重点梳理了国外港城滨水区再开发“成因分析、模式争论、规划问题探讨和影响分析”等研究主题的进展。国外研究已从最初的重视客体(再开发项目)转向主体(再开发者或机构)与客体并重,尽管最近对再开发的经济(空间)社会影响作了初步探索,但周边社区居民的态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外研究最初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后针对再开发主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最近尝试将社会影响评价(SIA)、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应用于经济社会影响当中,但尚未得到推广。最后,依据国外研究进展,从再开发成因、目标、模式、空间与社会经济影响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沿海港城滨水区再开发实践及其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 区域研究
    王树强, 张贵
    2014, 33(4): 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秩和比方法对京津冀三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能源、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社会等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估。研究发现,环京津“生态悬崖”和“公共服务洼地”的轮廓日渐明晰,这意味着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综合承载力脆弱,从自然生态角度分析,除土地承载力略具优势外,水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羸弱不堪;从公共服务角度分析,除交通设施承载力略具优势外,能源、市政设施、医疗和教育等承载力明显不足。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并非产业一体化,而是环保规制的同步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来讲就是完善并统一京津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 区域研究
    冯大奎
    2014, 33(4): 2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1—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依据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中原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人均高等教育资源偏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资源非均衡分布,高等教育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较弱。扭转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空间格局中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弱势地位,非均衡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一流高校,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升区域竞争力,是根本途径之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区域研究
    刘明华, 赵爽, 杨秀花
    2014, 33(4): 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的不足,综合考虑区域压力、承压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因素,根据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区域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物元的评价方法,构建可应用于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模糊物元欧氏贴近度模型。依据2001—2012年河南省的统计资料,评价河南省的区域综合承载力,分析长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探讨促进和制约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单项指标。研究表明,2001—2012年间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呈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状况越来越优化。
  • 区域研究
    徐海英, 毛广雄, 曹蕾
    2014, 33(4):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连接状态不同是造成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为了探索外资在省区内部的空间演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调性,对比分析了1992—2001,2002—2005和2006—2009年间3个时间段韩资企业在江苏省的空间集聚和扩散过程。研究发现,韩国汽车行业投资空间演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响应效果不明显。苏南区域优势在较长的时间内对韩资企业保持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在一般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外压之下,大量的苏南韩资企业并未选择空间转移,而是选择就地技术升级,以及选择韩资企业之间联合抵御外在压力方式就地发展,“路径依赖”制约了外资空间转移。
  • 区域研究
    杨洋
    2014, 33(4):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工业分工合作与经济联系,运用比较优势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市16个主要工业行业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分工合作情况进行探讨。同时借鉴引力模型对三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算,发现三市经济联系度与彼此之间工业经济的悬殊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大—齐”轴线是工业走廊发展的“短边”,应发展杜尔伯特蒙作为“大—齐”之间的二级节点城市,以加强“大—齐”之间工业经济的联动,增强三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际互动和工业经济的协同发展。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孙平军, 修春亮
    2014, 33(4): 4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模式、城市空间扩展效益、城市空间扩展机理及城市空间扩展对策与模拟4个层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表明,城市空间扩展实质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耦合依存的地域表达过程,决定了其扩展进程的地域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等个性与共性并存的特征属性,也就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复杂综合性和个性与共性共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然而,现有研究不仅存在样本单元不全面、类型比较分析欠缺、个案分析较多、共性规律总结不够的不足,而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因此,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后续研究应该强化样本单元的多元化、类比化;加强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尤其强调城市空间扩展合理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城市空间扩展对策的中国化、本土化;加强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的丰富性和科学性(强调定量分析),彰显其扩展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规律性,为对应的城市和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规划与管理调控提供依据与参考。
  • 城市研究
    林康子, 吕拉昌, 黄茹, 刘珊
    2014, 33(4): 53-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城市化,分析边缘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动因,从城市边缘空间演变、城市化发展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作用3个维度阐述边缘城市的产生,界定边缘城市的概念。从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波段、人口与城市化、交通方式和土地政策等方面探讨了边缘城市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目前中国的城市形态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边缘城市”,边缘城市理论不适宜解释中国城市的发展,但对我国城市规划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城市研究
    王朝晖, 郑新奇
    2014, 33(4): 59-63,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知网(CNKI)总库中主题为智慧城市的文献为数据源,采用共词分析法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智慧城市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研究主题分散,缺乏主线及核心,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模型等本质问题;对物联网、云计算等研究热点,应理清理论、技术及发展模式,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研究集中在信息通信技术(ICT)等技术领域,缺乏人、社会及环境等非技术要素的研究;应更为全面地关注智慧城市形态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因此,随着未来国内智慧城市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将会渐趋理性、合理、系统和全面。
  • 城市研究
    孙虎, 乔标
    2014, 33(4): 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 城市研究
    王新越, 秦素贞, 吴宁宁
    2014, 33(4): 69-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42个评价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经济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社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关系更为密切。对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需要从经济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子系统5个方面入手,加快城镇化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 城市研究
    龙茂乾, 孟晓晨
    2014, 33(4): 7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灯下黑”现象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归纳出两条反映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倒“U”型曲线,并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对京津冀城镇群极化—扩散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镇群内部,城镇距离北京越近,就业规模越小。2001—2010年间,京津冀城镇群就业规模极化程度提高了42%,就业人口分布更加不均衡。一个城镇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对于该城镇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仍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而且,扩散效应的经济影响还仅仅局限于隶属于北京的城镇,其他的城镇还未从中获益。根据两条倒“U”型曲线初步判断,北京与周边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 城市研究
    陈晨, 修春亮
    2014, 33(4): 82-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体系及其空间组织分布模式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关注重点。城市之间具有合作与动态的网络互补关系。以资金流为例,分析资金流视角的流空间结构中城市网络分布特征。首先,分析城市网络连接度分布特征。然后从网络节点(即城市)出发,分析各城市重要程度或等级体系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 从第一等级资金流强度到第五等级资金流强度,城市网络空间变化过程为:哈大城市走廊沿线—向东北方向扩展—向西扩展—覆盖东北地区较小规模城市—资金流网络整体向北迁移。城市间资金流联系强度较弱,且存在极化现象。② 网络相对连接率较高的城市具有“丁字型”空间结构。城市等级体系为倒金字塔模式。③ 随着资金流强度等级下降,资金流网络所涵盖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小。④ 前三等级资金流强度中各城市出现次数与各城市网络相对连接率为线性相关性。各城市网络现对连接率和城市出现次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相关性。
  • 城市研究
    王振坡, 游斌, 王丽艳
    2014, 33(4): 90-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问题导向法以及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探讨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征的基础上,从区位组合效益、空间集聚程度和职住分离现象分析了城市新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基于精明增长理念,提出了紧凑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公共交通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混合功能的土地开发模式3种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为滨海新区乃至我国其他城市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杨曦, 王兆峰
    2014, 33(4): 96-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度旅游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常规方法需要旅游流流向数据,这类数据获取困难且可信度难以保证,空间数据分析是缓解该难题的可选方法。1999—2011年湖南地级旅游流空间集聚的探索性分析表明,旅游流在近10年来显著地向长株潭地区集聚并以其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但湘西地区接受扩散效应的能力还比较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空中交通网络对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的贡献度非常大。因此,湖南需要从3个方面着力优化大湘西快速交通网络,充分利用旅游流的空间扩散效应,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大湘西地区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 旅游研究
    段冰
    2014, 33(4): 101-104,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河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可行的,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在规模结构方面,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市为首位旅游中心地的6个层级的等级规模体系;在空间结构方面,河南省的18个旅游中心地之间是一种比较均匀的空间结构布局。
  • 旅游研究
    王丽
    2014, 33(4): 105-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指标权重,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洛阳市为实例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AHP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评价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还能够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竞争。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旅游研究
    戴其文, 肖刚, 徐伟, 谢燕娜
    2014, 33(4): 109-114,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有较高的感知度。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游客比例较低,最感兴趣的是“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桂林非遗的感知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电视广播是游客了解非遗的最主要途径,网络成为游客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游客期望了解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政府宣传活动。游客对桂林非遗旅游体验的潜在需求很大。
  • 旅游研究
    石飞 , 刘峰贵 , 李春花 , 才让 , 陈蓉
    2014, 33(4): 115-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川藏公路沿线以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青藏高原精品旅游线路之一,然而区域内固有的恶劣自然条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沿线旅游安全的限制性因素。运用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取了14个指标,对川藏公路沿线旅游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川藏公路沿线中等及以上风险路段占总里程的74.9%,可以认为川藏公路沿线是一条高风险的旅游线路,尤其是横断山区的左贡—巴塘路段风险度最高;(2)川藏公路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安全高风险之间相互对立,加强旅游安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 旅游研究
    冯英杰, 吴小根, 刘泽华
    2014, 33(4): 121-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新兴的高速铁路交通对我国居民的出游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449份问卷调查资料,研究高铁开通后南京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变化及其对高铁旅游响应的群体性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对城市居民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距离、出游地点、出游频率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差异,可将受访者划分为高铁旅游积极者、中立者和消极者3个群体,南京城市居民对高铁旅游的响应程度总体偏向积极;(3)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文化程度、职业和月收入是影响人们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主要因素,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群体,是高铁旅游首先要争取的目标市场。
  • 生态环境研究
  • 生态环境研究
    陶陶
    2014, 33(4): 126-130,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用地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在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规模量化与空间布局、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我国生态用地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今后应重点加强5个方面的研究:①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用地界定和分类方法;② “生态最优”和“最少保护”合力下的生态用地规模量化;③ 刚性与弹性框架下的生态用地分类保护制度;④ 基于栅格数据格式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和生态补偿机制;⑤ 不同尺度下生态用地的空间规划与地图综合。
  • 生态环境研究
    金雨泽 , 黄贤金
    2014, 33(4): 130-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省地区发展差异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为了实现发展模式的优化,将资源环境损失以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国民经济评价体系中,通过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对“十一五”规划以来(2006—2011年)江苏全省以及各地级市资源环境损失价值以及绿色GDP进行核算。结果显示:江苏省及各市绿色GDP和传统GDP同步变化,传统GDP增速越快其与绿色GDP增速之间差距越大;发展能源依赖度较高,自然资源耗竭总量及其占GDP比重波动下降;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占传统GDP比重下降,环境保护各项措施初显成效。资源生态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 生态环境研究
    陈煜, 孙慧
    2014, 33(4): 136-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市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市县分为碳源区和碳汇区,并采用国际通用的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对各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体上为碳源区,2000—2012年碳排放总量增加2 979万t,年均增长率1.1%。(2)按照碳排放强度进行分区,经济带内的主要碳源区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6个市县;主要碳汇区为乌苏、精河等5个市县;碳中和区为鄯善县、哈密等11个市县。(3)现阶段作为碳源区的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石河子市、昌吉市、阜康市应分别提供生态补偿标准适度额为29.99亿,4.42亿,12.80亿,6.29亿,9.02亿和4.13亿元。
  • 人口研究
  • 人口研究
    黄向球, 苗长虹, 麻永建, 吕可文
    2014, 33(4): 142-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全国与河南省六普数据,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1)流动人口省内空间格局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具有向重要热点、重要轴带、重点区域集聚的特征,呈现出“一心多点、一区四带”的空间格局,形成“多点+弓箭”的空间迁移模式;(2)河南省迁出人口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性与地域临近性的特征,而省外外来人口具有明显的地域临近特征;(3)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趋势与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影响下,河南省成为全国的重要人口输出大省与人口净流出区域,人户的空间分离现象日益突出,并且人口规模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逐渐改变,人口分布与空间格局正发生重组。基于此,提出了河南省实现未来一系列的空间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和对策建议。
  • 人口研究
    汪丽, 李九全
    2014, 33(4): 148-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空间剥夺理论,选取123份网络文帖,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并借助SPSS 17.0软件分析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结构。西安城中村改造加剧了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从资源、情感和机会三方面形成了多重剥夺结构。在资源空间剥夺中,主要产生了由居住、餐饮、娱乐、购物构成的生活类型空间剥夺;情感空间主要体现在与梦想、氛围、怀恋、热闹、亲近等词汇相关的诸多方面,并随着其物质载体的消逝而产生了情感空间剥夺;机会空间剥夺表现在降低其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主客观博弈的结果决定了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去留。在此基础之上,对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 人口研究
    李冬晓
    2014, 33(4): 153-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实证调查,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市民化推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着中央、地方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等。大力改革这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开辟广阔的道路。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胡丹, 舒晓波, 尧波, 曹庆安
    2014, 33(4): 157-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有所提高,主要集中于赣中平原和赣北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199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仍对农业生产地理基础表现出较大的依赖,粮食政策、市场价格等对区域粮食生产亦有一定影响。样带趋势分析显示14年来全省县域人均粮食的东西向变化较南北向大;样带地理探测分析则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县域人均粮食驱动机制的差异。
  • 农业研究
    曹志宏
    2014, 33(4): 163-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物秸秆同传统农产品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业产出品,但目前相当部分秸秆资源处于被废弃或利用低效状态。基于生态学能量转换理论定量估算河南省秸秆养畜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河南省未利用的作物秸秆能量可以转化为肉类食品2.80×106 t,相当于节约粮食1.87×107 t,可见河南省作物秸秆养畜潜力较大。但是,当前关键问题是如何从技术和经济方面提高农产品生物量的综合利用率和农户秸秆养畜的积极性。同时,河南秸秆养畜潜力在空间分布上呈不均衡的地域边缘属性特征,各地作物秸秆资源在数量上表现出南北、东西和区位差异,全省西部地区、郑州及其周边地区适宜饲料加工的秸秆资源相对贫乏。
  • 历史地理研究
  • 历史地理研究
    何郑莹, 徐建刚
    2014, 33(4): 168-1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客家民系聚落的形成与演进是文化生态过程,是历史、自然、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家文化的形成、扩散演进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呈现出特定规律。以赣闽粤交界带客住核心区为研究空间范围,借助GIS技术以及地统计方法,对客家历史迁移过程和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探求客家聚落演进过程中的时空耦合规律。客家聚落的发育和分布呈现出以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分布和沿水系呈带状分布的时间空间演进序列。客住核心区聚落所呈现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客家聚落选址问题体现了中原汉民族的先验文化的重要影响,从文化本质上,客家文化是客家先民的主体适应性结果,体现了对环境的最优适应性。
  • 历史地理研究
    高长征, 闫芳
    2014, 33(4): 173-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梳理浚县古城墙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古城墙片区内的建筑遗存,指出允淑门、云溪桥、李家大院等是古城墙片区内建筑遗存的典型代表,并对其进行测绘解读,探索它们的布局组合模式及实用价值,从整体性、原真性保护的视角出发,提出“活态”保护的策略,并且尝试运用构建遗址公园、延续城市肌理和传承民俗文化等具体方法,为当地居民生活、建筑遗存保护与地域文化传承的共同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