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杨伟肖, 孙桂平, 马秀杰, 靳立霞
    2016, 35(2): 1-5,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网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综合经济实力和交通联系2个方面分析了经济网络的节点与线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经济网络的结构,以剖析其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网络处于起步阶段,中部联系紧密区的经济网络最为紧密,南部联系稳定区的经济网络初具雏形,北部联系薄弱区的经济网络尚未形成。基于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经济网络的建议。
  • 区域研究
    冯广超 , 覃成林
    2016, 35(2): 6-1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达性在地理、交通、经济、规划等学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概念和测算方法仍在不断的探讨之中。通过考察可达性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研究动态,将可达性定义为空间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某种流量借助某种交通方式抵达目标节点的难易程度。对5种主要的可达性模型进行比较,将交通站点通勤频次引入基于加权最短旅行时间的可达性模型,提出一个修订的可达性测算模型。运用全国1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的数据,对未修订和修订的可达性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修订的可达性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可达性信息。
  • 区域研究
    徐晓红, 潘峰华, 夏亚博, 梁进社
    2016, 35(2): 1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风险投资成为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基于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风险投资的区域政策研究、投资的空间邻近性及联合投资研究、风险投资全球化等几个方面。虽然近些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学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对国外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旨在为中国金融地理学的风险投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 区域研究
    张玉韩, 侯华丽
    2016, 35(2): 19-23,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91,200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煤炭铁路交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炭调出、调入以及空间交流格局的变迁。结果表明:中国煤炭调出城市逐步向南部和西部地区扩展,“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成为目前煤炭调出量最多的地区,2010年中国煤炭调出高值区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分布高度吻合;煤炭调入区在空间上逐渐向西南、西北和华南延伸,高值区仍主要位于北方沿海和东北地区,以港口和工业城市为主,河北、广西和江西是调入量增长最快的省份。2010年中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四大煤炭交流系统,山西的影响力开始下降,陕西和内蒙古的影响力迅速增强;煤炭运输集中在少数铁路,并主要运往北方沿海港口,形成了3条“铁路—海运”联运的煤炭运输通道。城市中心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的出度增长减缓,陕西和贵州出度迅速增长;入度较高的城市仍以港口、工业型城市和经济中心为主,其中工业型城市增多,空间上从沿海、东北地区扩展到东南部和中南部。
  • 区域研究
    姚晖 , 宋恬静 , 朱琴
    2016, 35(2):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应模式和重点,促进子系统间及各系统内主要因子的均衡发展。
  • 区域研究
    黄驰, 陈瑛
    2016, 35(2): 29-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了解中亚五国的投资现状和投资潜力,对中国如何在这一地区进行有效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FDI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评价方法,运用UNCTAD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对2002—2011年中亚五国利用FDI的业绩和潜力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引资业绩突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国利用FDI业绩不平衡;中亚地区引资潜力变化趋于平缓,并略有下降;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利用FDI的综合能力较强,乌兹别克斯坦利用FDI的潜力突出,吉尔吉斯斯坦引资潜力较弱,塔吉克斯坦总体尚处于落后状态。在新形势下,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应明确各国的比较优势,适当调整投资策略。
  • 区域研究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2016, 35(2): 36-40,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 区域研究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何伟纯, 璩榆桐
    2016, 35(2):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城乡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基于单指标、综合指标从时空2个维度评价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状态水平。结果显示:① 从单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呈波动变化状态,近期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从单指标空间特征看,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北部差别次之,南部差别较大。② 从综合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5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各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综合指标空间特征方面,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基础、经济、公共服务3个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较为相似,而与社会、动态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相差很大,总体呈现以中部、西北部、北部组成的高值区与南部、东南部组成低值区的分异状态。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从时空2个维度提出今后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整合推进建议。
  • 区域研究
    齐文华, 卢明华
    2016, 35(2): 4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日常活动以学习为主,其他活动受到学校作息表的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其他居民有着很大的区别。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原始数据,探究大学生学习、购物、娱乐等日常活动的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周一到周五,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差异不大;周六和周日,日常活动类型更加多样,京籍学生时间分配以上网、购物娱乐、兼职为主,非京籍学生以上网、兼职、自习为主。在空间上,周一到周五,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活动空间基本上都以学校为活动中心;周六和周日,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扩大,非京籍学生日常活动仍以学校为中心,京籍学生除了以学校为中心以外,还以家为活动中心。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杨宏伟, 张海文
    2016, 35(2):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国西北区域的城市群发展问题,从干旱区绿洲空间碎片化结构特征及其对城镇空间的约束性出发,论证天山北坡城市群点-轴结构“多中心组群”式发展的自然客观性特征。通过构建城镇群点-轴结构位序-规模等级维数、空间关联维数和空间聚集维数表征的分形研究模型,解析了以天山北坡城市群13个建制市为样本的点-轴结构分形特征,推证了天山北坡城市群点-轴结构“多中心组群”式发展的绿洲空间结构特征、发展基础与优势,提出了绿洲区域层级性的城镇组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 城市研究
    郭慧秀, 拓星星, 贾菲, 汪建敏
    2016, 35(2): 58-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房价的时空分异与演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共同影响着城市房价在时空上的演化与分异。从房价时空演化与分异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城市房价时空分异与演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城市房价时空分异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 城市研究
    粟丽娟, 吴佳雨, 丁新军
    2016, 35(2): 6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北京市如家快捷酒店为例,基于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技术,采用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其空间聚集程度,并通过局域相关性分析开展热点探测,研究其历年来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拓展状况。研究发现:如家快捷酒店的空间拓展可分为前期空间扩散(2002—2006年)、中期集中布点(2007—2010年)和后期的延伸拓展(2011年以后)3个阶段。据此,提出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的3个阶段:首先,占领商贸、行政中心等重要节点;其次,加大城区的布点密度;最后,再向周边区县延伸扩展。
  • 城市研究
    焦石, 李晓东
    2016, 35(2): 71-7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京市图书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图书零售业存在中心聚集-外围分散、地区差异显著、道路沿线布局、与商业中心和学校布局高度相关等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区发展水平、人口、交通、地价对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从图书零售业商圈、社区、校园导向3种空间布局模式视角提出了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 城市研究
    秦书茜, 朱佩娟, 邓超男, 高亚琼, 刘红
    2016, 35(2): 77-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扩招带来了其周边商业街的蓬勃发展,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论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为理解高校周边商业街的分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本部校区的4条商业街为例,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释高校周边商业街分异现象,以期丰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微观实证研究的内容。实地调研发现,制度对高校周边商业街的分异具有重要作用,正式制度对不同主体的约束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一系列非正式制度,从而共同维系了商业街的发展。最后,从制度的角度对高校周边商业街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潘植强, 梁保尔
    2016, 35(2): 84-90,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厘清现有低碳旅游研究方向,将国外低碳旅游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出现频数”与“共现次数”两大统计指标所构关键词共词矩阵,对国外低碳旅游研究共词网络及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外低碳旅游研究集中于“测量—减排—补偿”这一逻辑脉络,研究内容已基本形成体系,然而受“先减排后补偿,以建立碳中和目的地”这一目标影响,减排和补偿研究领域一直呈重叠现象;(2)低碳旅游测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测量方法和测量对象2个方面,并识别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旅游活动是影响旅游碳排放的关键变量;(3)低碳旅游减排研究涉及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低碳旅游消费方式2个方面,且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这三者不仅是旅游碳排放形成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4)低碳旅游补偿研究包含经济补偿措施、工程补偿措施以及教育补偿措施3个方面。
  • 旅游研究
    董海伟
    2016, 35(2): 9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旅游目的地营销越来越受到各国旅游行政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重视。国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代表区域内旅游企业,以国家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国家旅游目的地营销有4种品牌架构,即单一品牌、母品牌-子品牌、子品牌-母品牌和多品牌。印度是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施了单一品牌架构,以“不可思议!印度”为旅游宣传语,对入境旅游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印度旅游业的成熟,印度国家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品牌架构逐渐转移至母品牌-子品牌架构,以适应旅游市场细分的需要。通过借鉴印度的经验,分析中国在国家旅游目的地营销品牌架构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进中国从旅游大国走向旅游强国。
  • 旅游研究
    王迎涛
    2016, 35(2): 96-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从技术创新、旅游业经营和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运用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河南省旅游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存在着各部门发展不协调、内部关联度不高、整体结构效益欠佳等问题。河南旅游业已呈现出集群发展趋势,从旅游业集群视角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相关对策。
  • 旅游研究
    林海英, 孟娜娜, 李文龙
    2016, 35(2): 101-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集中指数、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模型、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2000—2013年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动态演化特征。2000—2013年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范围内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份额缓慢下降,外国游客数量小幅增加,港澳台游客人数反复波动,入境客源地市场极不稳定;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过于集中,易受到主要客源国蒙古和俄罗斯的影响,对内蒙古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不利;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缺少明星市场,客源市场结构不完善;蒙古、俄罗斯在结构转移分量中较高,但是在竞争力转移分量中却相对较小,表明这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入境旅游客源方面有充足的市场发展空间。
  • 旅游研究
    沈苏彦, 艾丽君
    2016, 35(2): 108-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构建适应城市历史街区发展需要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旅游开发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现失调态势,同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 旅游研究
    赵静, 宣国富, 朱莹
    2016, 35(2): 113-118,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于城市公园开发、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玄武湖公园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主要包括个人爱好与交际、接近自然与放松、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在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游憩者分为接近自然类、休闲放松类、消遣爱好类和情感交流类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园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行为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游憩者行为特征与偏好为导向的城市公园规划管理对策与建议。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胡银根, 廖成泉, 章晓曼, 王丹秋
    2016, 35(2): 119-122,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两型社会”为背景,运用四阶段DEA法对2013年湖北省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予以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12个城市中只有荆门、孝感、咸宁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其建设用地的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冗余;(2)通过适度扩大人口规模,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减少资本、能源、技术、劳动力投入要素的松弛量,进而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过高的地区加剧了各类资源的过度投入,最终导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下降;(4)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适度转移或人口密度过大会加剧建设用地资本和能源投入的过剩程度,但会遏制非农产业人数和技术投入过剩的趋势;(5)工业规模的扩大会加剧能源的过度消耗,但会遏制非农产业人数和技术投入过剩的趋势。
  • 土地研究
    刘洪彬, 吕杰, 罗小娟
    2016, 35(2): 123-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耕地多功能利用、农户耕地需求偏好多样性理论基础上,基于地块尺度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过程与土地利用单元之间感知—响应反馈环路。采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分析、农户调查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与对应地块采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调整土地经营目标,导致农户在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投入强度上产生差异,对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应通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适度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科学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提高。
  • 土地研究
    马春花, 叶秀英, 杨学龙, 赵小敏
    2016, 35(2): 128-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区位条件为基础,应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频率直方图法对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进行区位评价,以此为依据得出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模式,为鄱阳县及类似区域农村居民点规划与整理、发展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鄱阳县南部区位条件评价等级高于北部,随着等级的降低,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及面积均减少。结合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结果及当地实际,将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划分为城镇化发展模式、改造发展模式、内部挖潜模式、迁村并点模式、整体迁移模式。
  • 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
    马晓倩, 刘征, 赵旭阳, 田立慧, 王通
    2016, 35(2): 134-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津冀地区是雾霾频发的典型区,研究该地区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对防治雾霾意义重大。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PM2.5数据分析表明:① 该时段内京津冀雾霾时空分布差异甚大,秋末至初冬PM2.5浓度值骤然增高,空间范围由东南向西北不断地扩大。冬末至初春PM2.5浓度值迅速下降,空间范围由西北向东南不断缩小。② 该地区处于高压控制下的低温、无风或风力较小的天气,最易形成雾霾。③ 第二产业能耗与PM2.5浓度关系最为密切,工业能耗与其关系最为显著。④ 气象要素是雾霾集聚、转移与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社会经济要素是京津冀雾霾频发的根本性原因。因此,防治雾霾,应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气象条件,采取相应措施,而调整能源结构才是治霾的根本所在。
  • 生态环境
    张伟, 张金锁, 许建
    2016, 35(2): 139-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北侏罗纪煤田为例,在定性分析该矿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SWOT-AHP模型,定量分析了SWOT分组因素及其组内因素对该矿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相对重要程度,提出了适应该矿区内外部条件的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模式,即“在进一步巩固良好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以保水、保生态为前提,协调有序地开采中厚煤层煤炭资源,有效开发薄煤层煤炭资源,在清洁高效节水条件下加强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与利用”;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生态环境
    朱九龙
    2016, 35(2): 145-149,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基本理念和评价框架,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4个方面对河南省义马矿区单位面积的生态功能价值进行测算,并分析了义马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5—2012年间的演化过程及敏感因素。结果表明:(1)义马矿区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在2005—2008年间,废弃物处理、水源涵养、娱乐活动和控制侵蚀呈正向变化,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空气净化、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呈负向变化,在2008—2012年间,仅有土壤保持功能价值为负向变化,其他均为正向变化;(2)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出降低—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3)农田和水域为义马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敏感的因素,即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进行土地与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
  • 农业农村
  • 农业农村
    马松林
    2016, 35(2): 150-152,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2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较大。为探索进口大米价格在我国各地区的空间传递特征和过程,采用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和2013年年度地区数据,运用两地区价格传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结果显示:① 从微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国内稻米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协整关系;从越南进口的低价大米对我国稻米价格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特征,空间上存在由北向南逐渐衰减的趋势。② 从宏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我国各地区大米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执行“适度进口”方针要考虑进口大米价格冲击、重点监测南方稻米市场、积极打击边境大米走私活动等。
  • 农业农村
    赵向豪, 陈彤, 姚娟
    2016, 35(2): 153-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89—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种植业及8类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模型、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对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整体而言,新疆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拐点和阶段性特征,种植业整体重心呈现出向北偏东的移动趋势,不同作物地理集聚具有显著差异。一些农作物的生产高度集聚在少数地州,地区垄断性不断增强。影响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主要包括资源禀赋、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 农业农村
    于兰军, 李砚芬, 燕月, 刘猛
    2016, 35(2): 159-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梳理了农村社区选址布局的相关研究进展,重新建构社区选址布局的基本原则并予以数学抽象。在此基础上引入泰森多边形和引力模型,以村庄发展潜力、社区最大服务半径为基本控制条件,依托MapBasic平台设计相应算法,分别建立农村社区选址模型和社区服务范围模型,构建了由计算机辅助实现的农村社区选址布局模型系统,并以青岛西海岸地区为实证地区,将模型系统应用于该区域农村社区选址布局规划实践中。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系统适应性较强,通过村庄发展潜力与社区空间约束相关联,可有效提高农村社区选址布局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 人口研究
  • 人口研究
    许诺, 吕拉昌, 黄茹, 胡海鹏
    2016, 35(2): 165-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城市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是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质量会对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专利指标测度创新,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人口2003—2012年的人口迁入、迁出数据,使用stata面板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省外迁入人口、省内迁出人口以及高学历和多样化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积极作用,其他人口迁移因素对城市创新影响则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研究的政策意义表明:中国需要鼓励高层次的人口迁移,以发挥创新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 人口研究
    雷慧敏, 叶长盛
    2016, 35(2): 170-174,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县域时空差异,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深入探讨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系数显著提高,由6.29%提高到7.76%,由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2)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县域空间差异逐渐扩大,保持较强的正相关,全局指数分别为0.443,0.176,热点集聚显著但逐渐减弱,冷点区扩大;(3)不同因素对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有所差异,人均GDP、城镇化、万人医生数等指标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教育占财政支出等指标抑制了人口老龄化。
  • 历史地理
  • 历史地理
    鲁鹏
    2016, 35(2): 175-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考古学具有以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和以考古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两大学科基础。分别由地学与考古学主导的环境考古研究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常常处于脱节状态。史前聚落具备的“自然”、“人文”双重属性使其成为联接环境考古两大研究体系的桥梁,并成为地学与考古学主导的环境考古研究相同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但是,以社会人类学为基础的聚落考古学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其以复原史前社会形态为最终目标。与此不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史前聚落地理研究重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并以史前人地关系及其演化为最终目标。尽管如此,交叉学科特征明显的史前聚落地理研究需要包括地学、考古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展综合研究,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深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