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孙兵
    2011, 30(1): 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多种解释。基于构造的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模型,认为区位是形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原因,接近中心的地区经济活动更为密集,而且由于聚集经济使得工人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更高。中国的东部地区靠近亚太经济中心,这一区位优势使东部地区吸引了更多经济资源,而西部的周边地区经济不发达,难以吸引经济资源,从而形成了二者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因此,西部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也取决于其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区域研究
    胡鹏,覃成林
    2011, 30(1): 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外部性、空间依赖和空间外溢是用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作用机制的3个重要概念,也是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时的3个重要分析工具。目前,对于这3个概念应该如何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在使用范围以及适用情况上缺乏统一性。根据相关文献对这3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比较,总结了它们的计量测度方法,试图对以往的研究内容做出梳理并补充,进而为研究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 区域研究
    王圣云,沈玉芳
    2011, 30(1): 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区域之间在发展水平、功能和结构上的时空不平衡性。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区经济增长成果指标,另一类是地区间生活水平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局限于收入或GDP等经济指标,这对评价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不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应该落到福祉水平层面。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与时间、空间组成的三位一体,对其研究应从时、空2个维度展开,即将空间维度的静态研究和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结合起来。
  • 区域研究
    高珊,黄贤金,赵荣钦,徐慧
    2011, 30(1):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 区域研究
    宋帮英,苏方林
    2011, 30(1): 1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省域低碳经济发展,以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采用5个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影响东中部碳排放量的2个最重要变量,影响系数东部依次为0.602,0.544,中部依次为1.441,0.407,其次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口增长和能源价格;在西部,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其碳排放量的2个最重要变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967,0.788,其次是人口增长、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状况;能源价格影响度从东到西依次提高,特别是人均收入对西部碳排放量影响度远远超过东部;因地制宜,对于东、中部地区政府要重视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其产业结构,对于西部更应重视调整人均收入政策及加强能源价格控制。面板单位根检验我国东中西部各变量均存在一阶单整,面板协整检验省域碳排放量与人们收入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人口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内生经济关系。
  • 区域研究
    郭文炯
    2011, 30(1): 2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贫困、人口和环境是山区县域发展中面临的关键因素,但其中最核心也是可改变的是人口分布基础上形成的低水平均衡的区域格局。山区县域突破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的“PPE怪圈”及“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基本路径是县域空间结构重组。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以人口与投资分布的调整为手段、以城镇发展为基点、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积极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平川区域、重点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是山区县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基本方向。人口、居民点系统是县域空间系统构成中起控制和干预作用的中心环节,以人口、居民点重组为主线,构建县域空间开发的基础格局,以空间管制和配套区域政策为保障,同步推进生态、产业、基础设施重组,是山区县域空间系统化重组的操作模式。
  • 区域研究
    李靖宇,吴超
    2011, 30(1): 2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务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适时做出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安排,这一举措将使沈阳经济区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上升为现代产业基地的核心部分与区域引擎。为此,有必要绘就沈阳经济区的路线图解,阐明沈阳经济区所具备的综合优势,分析沈阳经济区发展为现代产业基地的现实价值,定位现代产业基地的功能,认清建设现代产业基地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创意出科学对策,以求为国家这一重大战略投放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 区域研究
    赵霄伟,高志刚
    2011, 30(1): 3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为分析视角,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从协整分析来看,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当期能源消费量受当期经济增长量和前一期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并以-0.209 0的调整速度向均衡点靠近。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新疆能源消费弹性大约在0.61~0.67之间波动。在工业化前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2002年出现震荡下滑,而在2002年以后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 区域研究
    敖荣军,韦燕生
    2011, 30(1): 38-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人均GDP基尼系数及其变化的结构分解,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省17个地市州之间人均GDP差距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是湖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的提高又是推动湖北省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缓解湖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现实选择并不仅仅局限于加快落后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还应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人口向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集中,降低湖北省生产与人口地区分布的不一致性。
  • 区域研究
    袁国强,冯德显,杨永菊,文春波
    2011, 30(1):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出发,通过对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机理分析,阐明了科技产生、进步以及与经济发展融合、渗透、互为促进的过程。通过追踪国内外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模式,为研究河南发展模式提供了背景和启示。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提出了10种科技进步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先导作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中原快速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张友志,宋迎昌
    2011, 30(1):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柯布道格拉斯城市规模产出效应面板模型,对1994—2007年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规模产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对产出有显著性影响,城市规模产出效应中包含显著的时间影响和地区影响。包含时间影响的变截距模型显示,城市规模产出弹性为0.128,时间影响系数由1994年的-0.652单调增加到2007年的0.615,说明城市规模产出效应、资源使用效率和城市化质量逐步提高;包含地区影响的变系数模型表明,城市规模对产出影响中存在显著的固定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水平效应在-13.569和17.140之间,增长效应在0.438和5.0之间。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规模越大的城市通常具有更高的水平效应,但是增长效应却越低,这表明可能存在适度的最优城市规模。
  • 城市研究
    郭建科,韩增林,仉培宏
    2011, 30(1): 51-54,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交通设施布局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我国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空间流”,并展开了许多城市群层面的、以物流为代表的空间流研究。城市群是一类具有特殊内涵的城市区域。从城市群空间层面考察现代物流问题为以地理学为代表的多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首先从城市群物流的空间特性及其区域效应、物流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物流发展规划与战略对策4个方面对城市群物流研究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进而分析现有研究特点、不足,指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 城市研究
    李红,李晓燕,吴春国
    2011, 30(1): 5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03,2006,2009年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情况,分别构建4个年份高速公路拓扑网络分析图和最短路径矩阵,对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10年来网络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程度明显改善,入网城市和线路数增加迅速,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区域交通中心形成6路回路网络连接;网络伸展程度逐年提高,区域网络直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网络直径对应的城市却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在空间上已经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 城市研究
    丁生,潘玉君,赵兴国
    2011, 30(1): 59-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与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状况及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限制作用。发展滇中城市群、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大经济圈是促进云南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快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分析了滇中城市群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及与之相协调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以期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有所参考。
  • 城市研究
    朱顺娟,陈群元,游胜景
    2011, 30(1): 65-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自下而上的运行规则,通过引入规划控制层,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2种运行规则结合起来,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简化了传统城市空间扩展模型计算的数据量。以长沙市为例,采用1996,1999,2002,2005年城市规划资料数据,运用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将长沙城市空间分为12个组团分片模拟,并结合人口经济模型,预测了2020年长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经济与各个片区城市空间扩展等状况,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 城市研究
    段七零
    2011, 30(1): 69-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分形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首位度指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已开始从首位型向序列型转变。Hausdorff分形维数表明,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已不是绝对垄断地位。空间关联维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具有明显的交通轴线分布特征。牛鸦维数比显示,江苏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集聚维数显示,江苏全省、南部区域、北部区域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但南部区域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均匀分布格局,而北部区域的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却较高。在上述基础上,对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 城市研究
    李正,武友德,舒劲,吴映梅
    2011, 30(1): 7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昆明市各县区为研究单位,对收入差距问题作了实证分析。采用统计法和建立绝对β收敛模型测度了县区收入差距,描述其时序过程和空间演替特征;利用Theil指标法揭示区域差距的构成与来源,并运用回归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论证实,昆明市区域差异演进并没有偏离收敛性假说:县区收入差距以2003年为拐点呈阶段性律动,总体差距趋小而梯度间差距和城乡间差距深化,社会消费、储蓄、财政支出是其影响因素,而普遍认为有促进作用的市场因素在概念模型分析中却不显著。为此,发挥市场力量势在必行。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吴国清,杨国玺,高娜
    2011, 30(1): 79-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博会已经成为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盛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参与。随着世博会规模、性质的不断演化,世博会对城市的影响日渐扩大。基于历届世博会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分析,研究与揭示世博会引致旅游新增长极形成、旅游空间结构重构的内在规律与机理,结合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探究上海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重构与优化。
  • 旅游研究
    王莹,苑景雪
    2011, 30(1): 8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省内各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却参差不齐,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显著。通过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99—2008年共10年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引入标准差、相对发展率和波士顿矩阵等分析方法,归纳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空间非均衡基本特征,同时,对影响非均衡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等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浙江省入境旅游可以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观点。最后,从浙江省资源整合、区域联动角度,提出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均衡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 旅游研究
    李锋
    2011, 30(1): 90-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征求专家和旅游者的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由旅游景观环境、旅游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旅游地信息环境5个城市旅游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城市旅游环境各指标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协调发展度两方面考虑,通过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单项指标评分、构建协调发展度矩阵等步骤以测定出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等级。文章最后对开封市和洛阳市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测评,得出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偏下,洛阳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
  • 旅游研究
    叶新才,袁春
    2011, 30(1): 95-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是对台旅游的前线,而泉州“五缘”优势突出,是闽南文化保护区和两岸文化交流的主体所在,泉台旅游必然成为对台旅游的桥头堡。在对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研究述评基础上,运用此理论分析泉台旅游空间发展现状,提出泉台旅游空间发展对策,以期拓展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地理学上的应用,为泉州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落实“先行先试”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
  • 旅游研究
    薛宝琪,刘长运,范红艳
    2011, 30(1): 99-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并就居民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潜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不同居民群体对研究区旅游开发潜在影响的感知态度差异,为研究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旅游研究
    耿建忠,吴殿廷,叶倩,杨欢
    2011, 30(1): 104-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西藏地区下辖的73个县域单元行政中心为点状要素,以干线公路为线状要素,采用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方法,构建西藏旅游线路抽象图。计算回路数、回路率、线点率、连线率、最大回路数和最大连线数等指标,对主体旅游交通线路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藏旅游线路在对外联系度、环线建设和路面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增长的需求。旅游路网密度低,复杂度低,稳定性较差,区域差异显著,不利于旅游活动的组织。最后提出了西藏旅游线路优化策略。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丰雷,蒋妍,黄晓宇
    2011, 30(1): 110-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选取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相互作用,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贡献;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于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分析有助于二者量化关系规律的进一步显化;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协调,并兼具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双重特点。
  • 土地研究
    林晨,周生路,吴绍华
    2011, 30(1): 116-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遥感技术动态并快速地监测农用地自然质量时空上的变化信息,是当前农用地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以MODIS影像和江苏省农用地分等属性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GIS,RS技术以及统计学原理,以宜兴市为研究区进行遥感影像灰度值与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借助回归分析建立农用地自然质量遥感的MODIS数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无锡市农用地分等单元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利用MODIS数据模型对农用地自然质量时空上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是可行的。最后探讨了MODIS影像反演农用地自然质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对进一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用地自然质量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 土地研究
    王玉波,唐莹
    2011, 30(1): 122-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分析“公共治理”理论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适用性,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阐述公共治理概念的内涵,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探讨城市土地资源“公共治理”实质,从市场化经济、民主化进程、全球化背景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土地资源“公共治理”适用性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模式的基本思路,即政治结构一元化框架内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共同作用的多元化模式,进一步明确了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治理职能分工。
  • 土地研究
    邱海军,曹明明
    2011, 30(1): 126-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Grid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分别以25 m和100 m为步长在25~500 m和100~2 000 m的粒度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对比2个不同范围粒度域上景观指数呈现的异样性,并尝试性地提出理论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9种景观指数有4种不同的变化规律,2个不同步长不同粒度域的景观指数有2类变化规律,且理论景观指数的提出对一些指数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地方用不同分辨率所计算出的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把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上来。
  • 土地研究
    安佑志,尹占娥,殷杰,张华,张书娟
    2011, 30(1): 130-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上海市1987年和2007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得2个时相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编制上海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图。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上海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对半变异函数曲线中块金值、基台值和块金基台比3个主要参数的分析,表明上海市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相关距离在逐年增加;1987年和2007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在0.15~0.31和0.12~0.32之间,该指数从市中心向郊区呈圈层状递减,且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在大幅扩大;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格局变化对生态风险的空间结构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这对于城市生态风险研究提供了案例,研究结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陈丽晖,梁晓慧
    2011, 30(1): 135-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文化与地方作物品种保护关系的研究进展,基于农家保护的文化驱动力实践难点,确定从文化认同视角作为探讨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通过景洪电站江头曼咪寨案例调查、分析得到结果:地方作物种植演变的农家种植决策因素与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民族文化认同中地方作物与之的相关程度差异性。最后得到结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作为地方作物品种保护手段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文化作为潜在优势,纳入经济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形成地方作物品种农家保护的有效途径。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王顺生,赵国杰
    2011, 30(1): 139-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命线工程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把这些成果嫁接到粮食工程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尝试。与其他的生命线工程相比,粮食工程是更重要的生命线,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是一个全新的复杂巨系统,需要进行高水平的行业管理和创新,以便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生命线,实现行业、社会、企业的更好发展。为此,要做好粮食生命线的战略保障,重要的战略谋划是成立统一的粮食协调领导机构和建立粮食中央银行管理体系,具体的战略保障措施则是实现不同警情下的应急管理。
  • 农业研究
  • 农业研究
    李树奎,李同昇,周杜辉
    2011, 30(1): 143-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协调度的定义出发,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定量化评价区域社会经济与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52个县域的农业技术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扩散环境相似性、发展水平相近性、协调发展一致性等原则,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西北地区各县域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型、中等协调发展型、初级协调发展型和整体发展滞后型4种类型区域;把空间分布类型转化为时间发展阶段,以发展阶段作为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状态的背景时,西北地区各县域协调度呈明显的空间“S”型变化特征,根据协调度随社会经济发展的“S”型曲线变化特征,可划分为初级不协调、低级协调、中级协调、高级失调和高度协调5个阶段。
  • 历史地理研究
  • 历史地理研究
    刘天曌,杨载田
    2011, 30(1): 148-150,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南地近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域,为客家中心区人口向外扩散迁移的首冲区域。湖南的湘东山区、南岭山脉北侧的湘南丘陵山区,地大山深,其自然生态环境类似于客家中心区域。经罗香林、林浩、黄纯彬等学者研究考证,这一带集中分布有10多个非纯客家县(市、区),其客家传统聚落景观亦有相应分布。经新近进一步实地考察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得到了验证,而且发现其迁移扩散的范围更广,其客家传统聚落的类型也很多。但集中连片分布的不多,且多变异。
  • 历史地理研究
    李爱军,吴宏岐
    2011, 30(1): 151-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秦到北宋时期在河洛地区的洛阳、邺城、开封等都市规划中形成的“择中”、“负阴抱阳”、“城郭一体”、“中轴线”等规划理念,是我国历史都市规划的时代典范。通过对秦汉以后的番禹城、兴王府、子罗城等广州城市规划在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方面的考证,发现其受到历史时期河洛城市规划理念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根据广州商业发达的自身特点,进行了合理改造。这种区域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奠定了广州岭南中心,千年商业都会的地位,是对历史河洛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 资源研究
  • 资源研究
    孙才志,杨新岩,王雪妮,于振亮
    2011, 30(1): 155-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14个城市1998—2008年11年间的用水边际效益进行了估算。采用fuzzy isodata方法根据用水边际效益对14个城市进行聚类,通过聚类中心分析了辽宁省用水边际效益的时间差异,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用水边际效益是在不断的增长,显示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稀缺性在加大,其资源价值在不断提高;借助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辽宁省1998—2008年11年间东中西三大地带用水边际效益的空间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差异主要原因,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差异都呈缩小态势,并逐渐收敛趋同。该结果对辽宁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其他
  • 其他
    2011, 30(1): 161-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多样,空间发展极不平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更加突出。为了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尤其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将“统筹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新战略。 秦巴山地位于陕、川、鄂、豫、渝、甘6个省、直辖市交界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土地面积20万km2,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2%。秦巴山地主要包括秦岭、汉江盆地及大巴山。其中,秦岭不仅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重要分界,也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处。 秦巴山地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首先,秦巴山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独特性,其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带谱和垂直带谱非常明显,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许多珍稀生物聚居于此,在世界上也具有独特性。其次,秦巴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属于长江、黄河两大江河水系中游的水源涵养区,尤其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担负着向京、津、豫、冀供水的重要使命,亦将成为华北新发展的生命线。 由于生态地位的独特性,秦巴山地在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因此,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受到制约,这种矛盾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要实现秦巴山地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鼓励利用它的生态环境,将其作为新资源,故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推出将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的创新型大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为此,倡议从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着眼,以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系主脉为基础,构建跨省域的生态建设协作区,开展“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试验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将“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试验区”纳入国家区域开发创新规划。其战略目标包括:(1)组建统筹秦巴山地生态示范区域经济合作与管理机制。(2)统一秦巴山地生态治理与补偿机制。(3)建立秦巴山地旅游产业与旅游产品创新体系。主要战略措施包括:(1)完善秦巴山地交通与旅游网络,为西部大开发打通联结东西南北的大通道。(2)合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秦巴生态屏障。实施长江防护林带工程建设、保护汉江流域水资源,兴建跨省区水利设施,统筹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将秦巴山地建设成为阻止荒漠化、沙尘暴东移南下、酸雨区北上东进的“绿色生态屏障”。(3)强化区域旅游合作保障机制,联合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加强省际交流互动。(4)将“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示范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给予专项支持。 倡议者:郭来喜(中国科学院) 王兴中, 刘晓霞(西安外国语大学) 保继刚(中山大学) 吴必虎(北京大学) 马勇(湖北大学) 冯德显(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杨永春(兰州大学) 张述林(重庆师范大学) 艾南山(四川大学) 201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