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郭来喜
    2013, 32(5):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萌生、发育、流变、演化成型皆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有关。黄河、黄土、黄种人发育时空相伴,为孕育、壮大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者曾从河口、下游、中游、上游至河源区做过分段考察,向有关专家学者求教后提出“大黄河说”。此乃把6 000年来黄河流变区皆纳入大黄河体系。并以动态黄河、生命黄河、生态黄河、数字黄河、创新黄河来谋划未来,造福民生,故而提出创建“新黄河学”。 在继承历代治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黄河特征,作者提出水沙分离,分入渤海与黄海,目的在于保卫渤海,使海域不再缩小,维护华北海陆空间生态系统,防治环境劣变。而泥沙人工输送废黄河口造陆,扩大国土陆地空间,延伸海洋经济专属经济区,这种环境变化的大格局,以黄秉维、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四位地学大师之名命名为“黄吴陈施地学效应”,纪念四大家对科学的贡献!
  • 区域研究
    申晓艳,丁疆辉
    2013, 32(5): 6-1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乡统筹是中国当前针对城乡问题提出的美好愿景,其实现过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地理学因其区域研究方面独特优势成为城乡统筹研究的重要学科。总结了国外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经典理论、研究特点和新趋向,国内城乡统筹研究现状、发展目标及主要研究特点;评析了国内外地理学有关城乡统筹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 区域研究
    刘天宝,柴彦威
    2013, 32(5): 13-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城市构建的基本工具,其研究是理解历史、解读转型的重要视角,其积极因素将构成规划城市未来的重要理念。单位制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涉及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总体而言,单位制度研究比较成熟,单位空间和社会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相对不足。单位制度起源研究有路径依赖、资源约束等视角,但确切性还不充分。单位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划分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转型以来,不同类型的单位之间分化明显,不同类型的单位均有研究,但整体的判断还不明确。空间研究中,物质空间研究成果较多,但解释不足,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相对缺乏。从单位制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得以广泛关注,但转型的路径、阶段、机理及其影响、优化策略等还有待深入探讨。
  • 区域研究
    李正,陈才,武友德,曹洪华
    2013, 32(5): 2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优选、创新计量方法并建立省际面板矩阵的基础上,发挥面板模型兼具截面和时序分析的优长,利用EViews和ArcGIS软件,探讨影响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及其时空演变过程与耦合规律,给出驱动结构的中国经验模式。结果显示:(1)总体上,研究结论符合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动力系统由资本、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等组分构成的基本假说,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贡献率为82.5%),而人力资本弹性最大(0.772),预示了发展的前景方向;(2)时序上,经济驱动结构因受真实时间影响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3个解释变量表现出4种组合形式及有序过程,印证了经济驱动力必将向资本、人力资本演进的一般规律;(3)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驱动类型涵盖了3大类7亚类,集聚为由9个板块构成的经济地图,突破了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地带(类型)假说的认知,勾绘出地域主体功能深入演进及分异的新格局;(4)经济驱动结构不是简单的时空耦合,而是在契合一般时序规律的同时,在空间上表现出复杂性及自适应性。
  • 区域研究
    桂黄宝
    2013, 32(5): 29-3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1995—2011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锡尔熵和基尼系数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而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中,差距最大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而差距最小的是医药制造业。
  • 区域研究
    王发曾
    2013, 32(5): 3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 区域研究
    罗若愚,赵洁
    2013, 32(5): 4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 区域研究
    秦琴,李长春
    2013, 32(5):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借用建立在相似系数公式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上分别测算了1985—2011年间及“一圈两翼”战略下2008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显示:城市或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协调系数整体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整体协调性较差,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从空间上看,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 区域研究
    许吉黎,韩玉刚,杨显明
    2013, 32(5): 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新转型、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省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层,分析了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现状。遵循“涓滴效应”和“梯度扩散”的规律,基于现状格局提出了安徽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三大模式,包括“三核驱动”模式、“点轴延伸”模式和“集群网络”模式,以期通过构建和发展科学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动城市间的创新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安徽省各市的高速协同发展。
  • 区域研究
    翟羽佳
    2013, 32(5): 57-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样本,基于2011年相关数据,构建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明显,各单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且均等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最后,提出继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河南模式”、有差别分步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 区域研究
    冯文昌,张晓亮
    2013, 32(5): 62-64,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和武术瑰宝,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焦作乃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但目前对太极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播的方式单一,水平不高,效果欠佳,影响了太极文化产业化发展。分析了制约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出了适合河南太极文化产业传播的途径,找到了动漫技术与河南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为河南太极文化产业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 区域研究
    王利伟,冯长春
    2013, 32(5): 6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 区域研究
    秦伟山,张义丰,孙锴
    2013, 32(5): 7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热带农业和海洋旅游业等发展路径。
  • 环境研究
  • 环境研究
    安晓明,郭志远,张可云
    2013, 32(5): 78-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区域生态补偿中的补偿主客体界定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设想,即建立基于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实现政府生态职能的生态职能区划。生态职能区包括生态核心区、生态辐射区、生态边缘区3种区域类型。将生态职能区划作为生态补偿的区划基础,有利于识别区域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方,促进区域生态补偿内部化,有利于区域生态补偿的横向协调及区域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在区域生态补偿过程中,生态职能区内各类型区域政府应根据生态职能定位承担不同的生态补偿责任,建立基于生态职能区框架的三方协调机制,为区域生态补偿交易提供平台和途径。
  • 环境研究
    席建国
    2013, 32(5): 8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碳排放作为投入要素,依托投入导向的DEA模型,采用分省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中国大陆26个省份碳排放效率。利用绝对β收敛理论检验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敛散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外资强度和所有制结构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碳排放效率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有发散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影响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外贸依存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空间上来看,影响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和所有制结构。
  • 环境研究
    盖美,连冬,耿雅冬
    2013, 32(5): 88-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型,而生态环境系统呈倒“U”型,二者耦合度发展呈“U”型,先后经历了发达型—协调发展型—发达型—过度发展型几个不同耦合度阶段,1996—2002年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耦合程度较高,2003—2011年发展趋势逐渐远离和谐;剪刀差显示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速度差异发展过程呈“U”型,2001年差异度最小,2002—2011年差异度值逐年加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速度有显著差异性,二者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同步。
  • 环境研究
    张小平,郭灵巧
    2013, 32(5): 95-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测算甘肃省能源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甘肃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介于0~1之间,说明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且与实现绝对脱钩尚有一定差距;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的脱钩主要是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所致;甘肃省总体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加之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对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贡献有限。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将重心放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转型等方面。
  • 环境研究
    廖志高,许明辉
    2013, 32(5): 99-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区域生态足迹模型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圈生态发展可持续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城市群整体和个体在关联度上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划分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或互补的单位。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201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达到0.373 hm2,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区域土地的承载能力。建议实行区域合作分工制,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提高北部湾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 环境研究
    杨晶,金晶,吴泗宗
    2013, 32(5): 105-108,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总结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法综合评价珠海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其次,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含义和规律,引入动态耦合模型,探讨复合系统耦合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996—2011年,珠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显著提高;耦合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大后小、再变大的“U”型形状,依据其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最后,通过分析耦合度变化的原因,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环境研究
    李文田,余国忠
    2013, 32(5): 109-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统计分析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运用灾害系统理论,对信阳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市洪涝灾害频发,灾情严重,年际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显著。信阳市在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载体等方面具有洪涝致灾的有利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是本区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信阳市洪涝灾害实际,合理的工程建设与非工程措施是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途径和对策。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王宏新,蔡梦晗,邵俊霖
    2013, 32(5): 114-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闲置土地行为。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在推动城镇化进程发展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关系重大。因此,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投资决策视为一种实物看涨期权,从而解释了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时房地产企业闲置土地背后的动因;并通过延迟投资期权定价模型(BS模型)分析开发商开发土地最佳时机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借此为房地产企业做投资决策和政府调控土地市场提供参考意见。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张合林,贾晶晶
    2013, 32(5): 119-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滞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是割裂的,由此造成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和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益受损。在透视分析我国建设用地市场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土地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分析工具,研究了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动力及其发展路径,构建出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框架,并提出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以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杨建锋,陈延辉,樊鹏,马军成
    2013, 32(5): 123-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标准的测算方法为研究目的。利用调查样点数据,通过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容积率对楼面地价的影响,计算容积率调整区间平均楼面地价作为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测算标准,并利用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测算公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标准的测算方法可以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不同精度、不同地类的测算标准。
  • 土地研究
    孙钰, 李新刚
    2013, 32(5): 128-132,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出了影响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3个主要因素;并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增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化,土地经济、社会承载力的拉动,能够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② 人口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的平均空间回归系数均从山东半岛城市群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经济社会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的平均空间回归系数则从京津冀城市群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递减。③ 这3个主要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敏感程度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高低区域地带”。
  • 土地研究
    张占录,胡红梅,张远索
    2013, 32(5): 133-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过沟农村社区为例论述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过程,进而对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处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中的最高层阶梯,即授予权力阶梯和公民控制阶梯;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公众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加以借鉴。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原智远,胡业翠,王介勇,任丽超
    2013, 32(5): 138-143,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分影像及参与式村域用地制图方法,对典型城郊村庄大庄户村进行微观尺度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定量研究,反演其40年用地格局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1—2010年大庄户村用地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且1981—1990年变化速度最快;地类转换主要表现为耕地流失与建设用地扩展,公路两侧及公路与居民点之间是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宏观政策、大城市辐射、村域发展及交通引力是用地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保障城郊村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需在耕地保护、土地征收、集约节约用地、生态构建、产业用地协调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强化。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任瑞萍,吴晋峰,王奕祺,韩立宁
    2013, 32(5): 144-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 旅游研究
    梁江川
    2013, 32(5): 151-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入粤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具体构成,提取4个动机维度、5个目的地属性维度和3个资源维度,其中,“放松”、“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分别是入粤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目的地属性偏好和资源偏好。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总结了放松型、家庭型、享乐型、文化型4类入粤旅游者细分市场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启示。
  • 旅游研究
    吴媛媛,颜节礼
    2013, 32(5): 157-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总体品位突出,开发潜力大。南京的民俗类、苏州传统美术与表演艺术类优势明显,无锡、常州、镇江三市整体相对薄弱。除少数项目与旅游有较好的结合,大多项目囿于专业市场,但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分类别提出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 旅游研究
    尹乐,李建梅,周亮广
    2013, 32(5): 163-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 旅游研究
    邱钟鸿,魏卫
    2013, 32(5): 167-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东莞市石排镇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阐明其旅游发展所处内外部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蓄能、产业转型、旅游效益3个方面论证其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石排镇的旅游发展潜力,提出旅游发展存在“核心发展阶段、扇形延伸阶段、多极拓展阶段和多元网络化阶段”的空间模式,并将其运用到石排镇未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后在理清石排镇旅游发展定位和形象塑造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石排镇应通过旅游支持系统打造、区域旅游合作、项目持续创新、利益相关者权衡发展等维度来促进其第一阶段旅游业的开发。
  • 人口研究
  • 人口研究
    张占仓,陈群胜,沈辉,闫国平,高现林,杨迅周
    2013, 32(5): 172-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人口有效集中一直是一个战略性问题。2008年以来,河南省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促进人口集中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所引发的人口集中的主要做法:积极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和扩大就业,提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分析了人口集中效应,指出了人口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人口科学集中的对策:持续提升认识,促进人口集中;持续建设产业集聚区,支撑人口集中;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口有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