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孙平军, 王颖
    2015, 34(5): 1-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部性是经济学对“市场失灵”现象的一个解释,现已成为人-地关系领域中用于揭示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公共物品日益恶化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但立足于抽象空间的理论基础使其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关系时显得苍白无力。“真实地理空间”是由“产权区域”组成的具体地理空间,“产权区域”即经济行为主体,亦存在不受市场交易制度制约的外部作用和外部影响,即区域外部性,可以通过判断外部性的作用区域、作用方向、范围和空间格局,进而得到区域政策方面的成果,用于弥补经济学研究的不足。针对当前由于数据难以获取、考察手段缺乏而使地理学区域外部性研究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可以以经济核心地发展的“地理扩散”为切入点展开分析,这是因为经济地理学关于区位、空间格局和结构的研究都是以“地理扩散”为肌理,“产权区域”经济发展对其他“产权区域”的外部作用和影响亦可以通过相关要素的地理运动(核心地企业、服务功能、就业和发展机会等扩散)来予以考察,并据此就中国经济地理学区域外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基于“产权区域”开展经济地理学外部性研究及其“中国化”,不仅为地理学区域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重新认识区域的“空间作用”、摈弃“区域相互作用”的思维模式以及支持增长极、核心-外围、点轴、区域管理和城市的“区域主义”等许多理论模式概念等提供了依据和实证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 区域研究
    王春杨, 翁蒗
    2015, 34(5): 7-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的度量指标,运用Theil 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3年间,中国区域创新相对发展率差异较大,省际创新呈现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省际创新差距持续增大,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先增大后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距以2007年为分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的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持续增加,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却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各地区不同的科技资源投入、区域创新环境以及知识溢出和地理集聚所引发的创新在空间层面的报酬递增是影响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主要因素。
  • 区域研究
    李晓雨 , 甄峰, 沈丽珍
    2015, 34(5): 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传统地理空间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以信息赖以扩散的基础设施——3G基站为例,分析了国家及区域层面的3G基站分布格局,探究中国移动信息基础设施的空间发展特征。首先,从国家的空间尺度上进行分析,发现3G基站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分布状态;通过构建城市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选取的48个样本城市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其地理空间差异及发展特征。其次,从区域的空间尺度上发现长三角地区的3G基站建设规模有所拉大,逐步与各城市的其他指标相匹配。最后,从经济、技术、原有建设基础等方面对该现象的形成机制作了简要探讨。
  • 区域研究
    睢党臣 , 董玉迪
    2015, 34(5):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分解。此外,由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外向型经济,为考察科技投入的出口效率,以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为单一产出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技效率总体上是上升的,但科技管理水平的滞后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的提升,沿线各省份的科技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技出口效率仍存在提高空间。
  • 区域研究
    戢晓峰, 张玲, 陈方
    2015, 34(5): 24-28,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模型,利用模型测度结果改进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且层级结构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与“中心—腹地”经济关系相吻合的空间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物流经济辐射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物流一体化水平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作用机制,并提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
  • 区域研究
    杨东阳, 赵永, 王小敏, 苗睿, 田光辉
    2015, 34(5): 2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EOF分析方法将中原经济区2004—2013年人均GDP数据分解为空间函数和时间函数,用前2个主要空间特征向量描述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通过对应的时间权重系数,反映空间差异的时间变化,揭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格局呈现以京广线为分界线,西部发达、东部落后的特征。研究时间内这种空间格局趋于明显,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差异有所扩大。(2)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征。(3)西北部经济发达的县(市)经济发展活跃,而东南部大部分县(市)增长较为平稳。部分县(市)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局部经济差异格局发生转变。(4)EOF方法在分析经济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较好地揭示了中原经济区10年来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 区域研究
    洪彦, 王列辉, 杨华玮, 杨帆
    2015, 34(5): 3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中期阶段,人口结构城市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结构城市化未能很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现阶段城镇体系网络构建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提出未来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
  • 区域研究
    周鹏, 白永平, 马卫
    2015, 34(5): 42-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客观评价甘肃省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有利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2年甘肃省87个县域进行评价,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显示:① 受地形的影响,甘肃县域交通优势度呈现出“核心—外围”模式,核心区以兰州为主向外围逐渐递减。② 县域交通优势度差异显著,其中陇中地区的交通优势度最高,并且交通优势度受交通线路的影响较大。③ 县域经济潜能空间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研究期间,各县域经济潜能值有很大的提高,但“核心—边缘”模式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变化。④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显示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空间上呈现出由中部向西北、东南2个方向递减。据此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规避区域交通劣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研究
    鄢小兵, 徐艳兰 , 高谦
    2015, 34(5): 47-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呈现一种“单核向心模式”,即武汉是整个城市圈空间联系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圈中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外围8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武汉之间的联系;② 有“点轴扩散”的分布特征,即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密集区,主要集聚在沿江沿线分布的4座城市(仙桃、武汉、鄂州、黄石)之间。据此,提出优化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对策建议。
  • 城市研究
  • 城市研究
    刘耀彬, 涂红
    2015, 34(5): 53-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② 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③ 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 城市研究
    黄园园 , 闫庆武 , 冯志鹏 , 吴琼
    2015, 34(5): 58-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013年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交通流强度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联系强度、集中度系数、联系方向指数和城市引力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并计算交通流强度得分,将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划分为以徐州为一级城市,以蚌埠、临沂、枣庄、宿州、济宁为二级城市,以滁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为三级城市,以六安、周口等城市为四级城市的城市等级体系;提出了淮海经济区空间开发的“一主两副”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一心两轴”的发展轴线以及以徐州为中心、北至泰安、西至阜阳、向东南方向发展的扇形空间扩散的空间发展策略。
  • 城市研究
    朱士鹏, 张志英
    2015, 34(5): 64-67,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经济距离模型对黔中城市群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黔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遵义市、安顺市、平坝县等22个城市;城市主要集中于铁路及高速公路沿线;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发育较为成熟,空间可达性较好;城市空间分布属于典型的集聚型,且集聚程度很高;贵阳市和安顺市是黔中城市群中比较重要的2个节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兰海、沪昆高速公路呈轴线状拓展。据此,提出了黔中城市群未来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即打造“一圈”、“两主轴”、“两次轴”,培育“一个增长极”。
  • 城市研究
    杨瑛, 李同昇, 冯小杰
    2015, 34(5): 68-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手段,定量分析西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住宅价格分布格局与驱动机制,并辅以定性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新房与二手房分布密度呈现城南城北大于城东城西的空间布局形式,新房居住空间呈现出二环以外大明宫—张家堡、曲江—电视塔、高新区南二环—锦业路3个连续组团,二手房居住空间呈现整体南倾的格局。(2)商业中心位置与大部分居住空间布局关系不紧密;随文化景观要素和重点中学要素的距离增加,大部分居住空间住宅价格降低;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居住空间住宅价格不一定越高。(3)产业布局会影响西安市居住空间布局,城市整体路网密度的提升可能会弱化交通通达因素的影响,学区与景区周边的确出现了较显著的住房需求,而政策引导可以直接形成新的居住空间发展热点。基于先进的空间统计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结果的空间精度;而将新房与二手房对比出现,实现了空间换时间的数据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根据价格格局现状间接推断居住空间的演变。
  • 城市研究
    景晓芬
    2015, 34(5): 75-79,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置于空间关系视角下进行研究,探讨空间隔离与农民工城市融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论在职业空间还是居住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且隔离程度呈现出不对称性;从城市居民角度来看,二者的空间隔离程度更高。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城市空间分配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 城市研究
    张恒, 杨永春
    2015, 34(5): 80-83,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民生视角出发,以银川市满春和五里2个保障性住房片区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保障性住房居民居住情况的满意度。针对小区外部环境、建设状况、社会生活3个方面详细考察居民满意度状况,并分析保障性住房小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性住房治理政策建议: 通过城市更新改善保障性住房区位条件;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设施规划建设;构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提高保障性住房房屋质量建设;打造保障性住房邻里文化;规范保障性住房各项制度。
  • 城市研究
    张乔棻
    2015, 34(5): 8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台湾地区自1895年实施城市规划至今已百余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旧市中心区及老旧衰败地区问题也逐渐浮现。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横跨了城市更新及文化遗产保护2个研究领域,与一般旧市中心区的更新相比情况也相对复杂。历史地段是城市之中最为老旧的区域,但在兼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仍须顺应时代的变迁及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首先,梳理了国际上与台湾地区的历史地段更新思潮演进,其次,对台湾地区目前历史地段更新规划的相关法令、实施方式及更新理念进行介绍。以台南总爷老街为案例,说明历史地段的更新是如何整合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于物质环境改造手法之中,借由整建维护的更新方式达成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目标。透过检讨台湾地区近40年的城市更新政策实践的经验,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为中国大陆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更多借鉴。
  • 旅游研究
  • 旅游研究
    夏正超
    2015, 34(5): 90-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小城镇动力系统是推动旅游小城镇产生、发展、维持、改善的各种力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由旅游需求的拉动力、旅游供应的吸引力、旅游中介的促进力及旅游发展的支持力构成的旅游小城镇发展动力系统,并分析了动力因素的作用反馈机制、强度机制和动力组合模式,阐述了自然生发型、政策驱动型、产业融合型、逆向成长型4种类型旅游小城镇的动力特征及发展的战略导向。
  • 旅游研究
    王芳, 仇梦嫄, 沙润, 杨燕
    2015, 34(5): 9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较少有将二者纳入一个模型中系统地探讨女性出境旅游动机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大陆赴韩女性旅游者为例,从行为心理学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赴韩女性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具有多种维度的赴韩旅游动机,且各维度动机间存在强度差异,不同维度的旅游动机强度与体验满意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当旅游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时,女性旅游体验满意度均较低,只有当动机强度适中时,才能使旅游者表现出比较理性的旅游心态与行为,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 旅游研究
    朱鹤, 刘家明
    2015, 34(5): 100-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角度选取与旅游业竞争力相关的20个指标构建测评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东部地区12个省份2000—2013年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旅游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变化。东部各省份的旅游业竞争力差异较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区差异有减小趋势。根据旅游业竞争力的不同,将东部地区各省份分为三大类,三类之间的旅游竞争力有明显差异。2000—2013年各省份旅游业竞争力出现平稳、上涨、波动3种动态演变状态,但与2000年相比,2013年各省份旅游业竞争力均有提高。根据旅游产业竞争力测评结果,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旅游业竞争力简单模型,从而达到简化计算和对旅游业竞争力进行预测的作用。
  • 旅游研究
    吴元芳
    2015, 34(5): 105-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是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刺激下的宜时之计,促进了城市公园休闲功能的发挥。通过对北京城市公园的考察调研,结合对已有文献和统计资料的梳理,研究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城市居民公园休闲行为的变化与特征。城市公园免费开放之初,入园人数激增,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深受影响,空间上以近距离居民为主。近年来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中老年人成为公园使用者主体,且热衷参与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方式,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化。根据这些新变化及新问题,应该调整公园建设、规划和管理对策,在理论上关注不同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不同类型城市公园供给的时空间匹配,以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美好愿景。
  • 旅游研究
    许源, 侯国林, 周年兴, 王芳, 关健
    2015, 34(5): 11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庐山历代诗词为研究素材,借鉴行为地理学的方法研究诗词中的地理认知特征与机制。诗词中的地理认知客体主要包括山岳、水文、气象、生物、建筑5种类型,其中自然景观权重较高,以建筑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的典型性较强;庐山诗词中的地理认知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特点,其风格和内容经历了“积淀隐逸、山水自然”“初展人文、虚实相承”“佛道同盛、初承理蕴”“古蕴怡然、意象避政”和“文风多彩、轻形重意”等阶段的演变;庐山诗词中的机理可概括为“观景得形”“赏景怡情”和“悟景至境”3个递进的层次。
  • 生态环境研究
  • 生态环境研究
    赵荣钦, 刘英, 李宇翔, 丁明磊, 张战平, 揣小伟, 焦士兴
    2015, 34(5): 116-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补偿是全球变化和低碳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生态补偿研究的新领域。开展区域碳补偿机制与模式探析对于区域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碳补偿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界定和辨析,从碳补偿主体和客体的识别、原则和标准的确定、方案的效益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碳补偿的实施步骤。对政府碳补偿、个人碳补偿、土地利用碳补偿及区域横向碳补偿4种模式进行了总结,从差别化的区域考核机制、区域碳排放核算和企业碳盘查制度和标准、碳金融制度、碳补偿的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碳补偿的政策建议,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低碳发展、实施碳补偿、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实践和决策参考。
  • 生态环境研究
    楚纯洁, 赵景波, 安春华
    2015, 34(5): 121-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湖北、河南与山西三省的气象资料,以湖北中部、河南中部、晋东南豫北和晋西北作为典型区域,研究1957—2011年中国中部亚热带湿润、温带半湿润、温带半干旱3个气候带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气候差异显著,自南向北降水集中程度增强、集中期明显缩短。湖北中部、河南中部降水年际波动大且无明显变化趋势,晋东南豫北地区、晋西北降水呈波动减少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升温趋势显著,在90年代出现升温突变并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南北增温快,河南中部增温慢。暖事件(El Nino)具有使中部地区各气候带不同程度的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作用,冷事件(La Nina)则相反。暖事件使半干旱区和湿润区降水减少较多,使半湿润区减少幅度较小;冷事件使半湿润区的河南中部降水增加较多,使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增幅较小。暖事件使半干旱区升温幅度最大,半湿润区的河南中部升温幅度最小;冷事件使气温下降幅度均较小,且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 区域研究
  • 区域研究
    王旭熙, 彭立, 苏春江, 马宇翔, 王小兰
    2015, 34(5): 128-132,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评估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性。2000—2012年,四川省农业生态系统产值不断增加,而产值的增加主要依靠工业辅助能的大量投入,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成都、川南、攀西以及川西北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川东北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在能值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了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关生产要素对农业生态系统产出能值的影响。五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受各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成都、川南经济区受水资源能值投入的影响最大,川东北、攀西以及川西北经济区受劳动力能值投入影响最大。
  • 生态环境研究
  • 生态环境研究
    刘建华, 姬俊昌
    2015, 34(5): 133-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优化的生态足迹模型,在融入污染足迹和水足迹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承载力考虑在内,测算河南省1991—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河南省在2006年以后开始出现“生态赤字”,这与以往大多研究得出的在1990年以前就出现“生态赤字”的结论大不一样。对影响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表明,河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都将继续扩大,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逐渐超过生态足迹的增速,生态赤字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最后出现盈余的变化态势。最后,提出了提升生态承载力和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与建议。
  • 生态环境研究
    汪中华 , 邹婧喆
    2015, 34(5): 138-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构建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14年间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却较低,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土地研究
  • 土地研究
    李强, 李小波, 刘剑锋
    2015, 34(5): 143-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导向可为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提供规划建设模式基础与土地利用机制设计的路径选择。通过城乡结合部发展阶段的研判、规划建设模式现实问题的解析与评价,提出了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土地收储、村企合作、自主改造与全征全转4种优化模式框架及其相应的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导向。已有的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模式多是基于集体土地利用机制优化设计发展而成,且在不同实施层面的实施难易度、农民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政策导向设计是保障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模式实施的有效推手。
  • 土地研究
    蕫哲 , 刘海燕 , 董贝蓓
    2015, 34(5): 148-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公开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自编的土地利用信息心理需求调查问卷,从网上招募了1 242名北京市及其辖区内的公众,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的心理需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69.18%的公众需要公开土地利用信息,其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其中对土地征收、地价数据的需求程度最高;在土地征收方面,公众最需要公开土地征收后用途、被征收土地单位面积补偿及征收补偿款分配等相关信息;在地价方面,公众最需要公开房地产交易价格、交易地价等信息;不同职业的公众对土地利用信息的需求程度差异较大;公众在土地利用信息的心理需求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 土地研究
    岳隽
    2015, 34(5): 153-156,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未完全厘清征(转)地补偿关系的原农村土地通过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备等方式直接进入了城市土地二次开发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的情况下,当前的二次开发模式又各自为政,出现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巨大矛盾。为解决上述问题,从深圳原农村土地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空间的形成入手,对比研究了不同二次开发模式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主要差异。从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视角,提出了实施利益总量调控、统一拆迁补偿指导标准、统筹平衡调控手段的三大基本策略,突出各类政策工具的组合和协调使用,统筹有序推动深圳原农村土地的二次开发,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的整体质量。
  • 土地研究
    王丹, 方斌, 王海玫, 王亚华
    2015, 34(5): 157-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扬州市区商业地价区段断面人流量的定量研究,结合地统计与GIS方法,对原有商业地价区段进行修正,进而形成商业地价区段划分的新技术方法。研究表明:① 人流量断面统计数据与商业区段地价具有明显相关性,采用人流量断面数据修正商业地价区段,数理依据充分,结论相对客观,成本较低,可实现在非繁华区、城市边缘区的商业地价区段划分。② 克里金插值法是一种有效的商业区段地价模型建立方法,其等值线光滑,误差平均值较小。③ 突变点确定是商业区段划分的核心环节。突变点的形成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交通型主干道和河流对于商业辐射的阻隔作用非常明显,是判断突变点的重要依据。
  • 农业农村研究
  • 农业农村研究
    胡以涛, 余德贵
    2015, 34(5): 162-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互助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多功能性综合开发与城市多元文化传承需求相交融的实践模式,这种非主流的农业模式近年来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相继出现并发展迅速。通过系统分析近年来国内的实践,探索社区互助农业的发展脉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促进社区互助农业在国内健康发展的建设性建议。社区互助农业作为一种非主流农业模式,是城市沟通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和谐关系的一种有益尝试,符合健康生态理念,适合中国的家庭农场及中小规模农业企业运营,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 农业农村研究
    杨志海, 李鹏, 王雅鹏
    2015, 34(5): 167-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路径与效应尚未厘清,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却很少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基于1 992户种植业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考虑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分析了老龄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与健康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务农劳动力年龄越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耕地利用效率越低。此外,健康状况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对“中年户”与“老年户”具有显著影响,对“青年户”的影响却不显著。但是,上述结果并不意味着老龄化必然带来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下降,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即使年老,其耕地利用效率同样有可能高于中青年农户。
  • 农业农村研究
    贺书霞
    2015, 34(5): 172-1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豫西南地区邓州市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采用实证研究和函数分析的方法确定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样本地区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在2.47~2.97 hm2之间,这样的规模综合考虑了当地劳动力转移情况、土地流转以及同外出务工人员相比的收入情况。适度规模的确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